第186章(3 / 4)
不知道那时候的自己,哪来的勇气向《cell》投稿,第一封信寄出去,我印象非常深刻,二十八天零九个小时,在那二十八天零九个小时里,我的心一直是绷着的,连晚上睡觉都不敢放松,生怕邮递员把我的信丢了,虽然只是等待,但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惊心动魄的一段时间。”——摘自2017年《生物学家孙斌传》
就在李铮等人挤出信的第二天后,一个号称“史上最严”的药物核查令颁发。
华国历史上最大的药物临床数据自查核查工作在华京方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展开,此项行动不仅包括待审查药物,还将三年内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涵盖在内,一时间,华国制药行业风声鹤唳。
就在核查令颁布的一周内,待审的1622个药物中1193件被药企自己撤回,这被撤回的1193件药物中,还包含了很多的外国进口药。
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媒体在指责本国药企的同时,外国药企更是成为了此次批判的中心。甚至有论调称,国内药企弄虚作假都是跟外来药企学的,俨然把外国药企当做了挡箭牌。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发展更令人措手不及,这些部分撤回的药品神情居然在不久后通过了以严格著称的FDA的审查。
难道国内药物审批制度比美国还严格?
在华国媒体和民众摸不着头脑的时候,两份同种药物的临场试验报告被刊登在华京日报上,两份报告,是同一个药企递交的,一份递交的是华国药管部门,一份递交的是美国FDA。
同样的药物,华国这份临床试验报告的递交日期还比美国早两个月,然而美国的临床试验报告数据严谨可靠,而华国的则数据作假严重!
在国人大肆表达愤慨,大呼歧视的时候,兴华社总编朱新亲自捉刀,写了一篇论制度和国家威望!
国家的尊严和尊重必须靠我们自己去捍卫,药物审批制度必须改变!
兴华社向来是华京的代言人,两个必须,赫然表示了华京高层对改革药物审批制度的决心。
若论效率,华国的国家机器效率绝对不在任何一个国家之下,只要上层下定了决心,那改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更何况这次改的不是什么国.策,而是小小的药物审批制度。
一个个机构被整改,一批批人员下马,又有一批批新面孔出现,华国的药物监督管理,一下子呈现出崭新的局面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