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2 / 4)
,后面还跟着气喘吁吁的孟杰,两人的面上都带着无法抑制的欣喜。
李铮挑了挑眉,“论文?”
这三人可等着刘思朝这篇论文很久了,只等着第九实验室“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论文一发布,他们就寄出各自的个体研究论文。
他们的论文李铮都看过,水平意外得不错,虽然研究的深度还欠缺些,但有着无限时器官储存技术和第九实验室这两块招牌在,《CELL》还是会接收的。
“教授,您真是神机妙算,就是论文!”孙斌的嘴巴好像抹了蜜一样,他将那羊皮信封递给李铮。
见李铮接过,没有当场要看的意思,立刻眼巴巴地看着他,若非李铮的年纪比他还要小两岁,他还真能做得出撒泼打诨的事。
李铮拿着信封的手僵了僵,本已移到了桌头,又收了回来,在两人期待的目光下,打开信封。
厚厚一沓论文,由中英两种语言组成。
既然拿出来了,李铮就没打算放回去,他从笔筒里拿出一支笔,一字一句地看了起来。
刘思朝不愧是后世有名的大牛,学术水平之深厚不是孙斌、孟杰这种初出茅庐的菜鸟可以相比的,看他的论文,简直是一种享受。
不过刘思朝虽也全程参与了实验,但和站在巨人身上的李铮比,在实验细节的掌控上,还是弱了些,红色的笔在厚厚的纸上不停删改。
这一改,就改了两个多小时。
期间,孙斌和孟杰几乎一动也不动地站在旁边,连呼吸都不敢大声,生怕打扰了李铮,见李铮收笔,两人双腿一麻,差点直接就坐地上了。
删改后的论文由第九实验室直接寄到《cell》总部,同时寄出的还有孙斌三人的论文,三人在寄论文的时候,就好像上刑场一般,三个大男人在路旁的信筒处,整整站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信封投进去。
“教授,要不,我们的论文和您的粘一起吧,用粘纸卷一卷,很方便的。”
“教授,您说,邮递员会不会把我们的论文丢了啊,听说信很容易丢的,我妈上回给我寄的信,我就没收到!”
“教授……”
当孙斌等人成为声望显著的领域大牛后,他们曾回忆第一次寄出国际论文时的场景。
“因为李铮教授的缘故,我们第一次的起点就非常高,《cell》,那是同时期学者想都不敢想的事。其实现在想想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