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 / 4)
就是科学所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希望华清奖的成立能不负初心,为华国科研助力!为华国解放生产力贡献它的一份力量。”
面对央视的镜头,面对黑压压大礼堂无数人的眼睛,李铮丝毫没有怯场,他努力将未来三十年华国在磕磕绊绊中总结的经验传达给现在懵懵懂懂的国人,他一字一句说得十分清晰有力。
主席台上,坐在中央副总理的手放在白色陶瓷杯的杯炳处,久久没有松开。他本来是想喝一口水的,但还没来得及拿起茶杯,乍听到李铮这么一番话,拿茶杯的手就顿在了原地。
这真的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吗?这真的只是一个学者吗?他对国际竞争本质的了解犹如一个真正资深的政客,看着这张年轻的面庞,他甚至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老领导的影子。
副总理深深看了李铮一眼,抿了抿杯中的水。
新闻联播播出的时候,李铮这部分镜头一个字都没有剪掉,他在新闻里出现的镜头甚至和副总理差不多,这在华国政治文化里面,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情。
但是它就是发生了。听说,这是那位的意思,他拍板华清奖设立仪式上,那位出资人的话一个字都不能剪,属于国家的竞赛需要所有华国群众的参与,他们必须了解,必须明白!那是那位的原话。
“现在,我宣布第一届华清奖的获得者。”
“华清奖物理学化学奖的获得者,朱成志教授。朱成志教授利用化学手段获得的新材料,使我国成功打破发达国家合成钢材料的垄断,为我国工业发展节省了大量资本,且合成材料外销获得大量外汇。恭喜朱成志教授。”
“老朱,恭喜啊,两百万呢!”有人笑着对以为鬓发斑白的老人说道。
“华清奖生物医学获得者,孟家荫教授。孟教授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权威级人物,他一生奉献于华国生物科研领域,与老一辈生物学者一起建立起了华国的生物学体系,为后来生物医学学者的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孟教授之于华清奖,当之无愧。”
关于生物医学奖项的得主,小组委员们是经过了一番争执的。众所皆知,诺贝尔奖的得主不能是过世的人,很多国际包括国内奖项都默认延续了这个规则,在评选之初,所有人都没有将孟老考虑进去。
但是比起有国家扶持的物理学和化学,生物医学在国内科研界的存在感太薄弱了,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哪怕李铮心里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