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选择(5 / 7)
接圣旨对宁侯府来说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儿,长矛大总管已经把香案等一切都料理好了,只等姚夫人往前面来跪在香案跟前,皇上身边的掌案太监张随喜就便可宣读圣旨了。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国医馆左院判姚燕语医术精湛,曾几度救治先帝性命,功在社稷,特晋封为从一品右院判,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国医馆所请在一十三省设立医学院一事应尽快开始,早些为朝廷培养可用之才,云云。
姚燕语听张随喜宣读完了圣旨之后,三叩九拜,口称万岁万万岁。
张随喜笑眯眯的把圣旨卷起递给姚燕语,拱手道:“咱家给姚大人道喜了。”说着,朝着身后一摆手,四个太监各自托着一品医官的袍服,冠带,丝履,以及朝珠等奉上前来。
旁边的管事媳妇忙替姚燕语把东西接过来退至一旁。
“公公辛苦了。”姚燕语忙笑着看了一眼旁边的长矛。长矛立刻递上一个赭色绣芝兰纹的荷包。
张随喜也不推脱,接过荷包朝着姚燕语一拱手,又笑道:“皇上还有口谕,着姚大人接到圣旨后立刻进宫觐见。”
“好,公公请稍等。”官升一级,自然要进宫谢恩的。姚燕语朝着张随喜欠了欠身,“容我去更衣。”
一品官袍跟二品官袍大致相同,只有胸前的刺绣由孔雀纹改为了一品仙鹤。锦丝冠上装饰的孔雀簪也换成了赤金仙鹤簪,原来的金花腰带改为了墨玉带。
姚燕语换过衣服后,人更加精神,她以前就嫌官袍上的孔雀美感有余而庄严不足,那华丽的羽毛总是给人以花瓶的感觉。现在终于把孔雀换成了仙鹤,看着穿衣镜里玉树临风,风骨傲然的样子,心里终于舒服了一点。
景隆皇帝登基之后,把自己日常起居召见大臣的地方定在了乾元殿而非先帝曾用的紫宸殿,用他自己的话说,一到紫宸殿他便想起先帝,顿觉心情沉痛,哀思无限,遂沉浸其中不能理事。所以紫宸殿便空闲下来。
姚燕语随着张随喜入宫进了乾元殿参见皇上。景隆皇帝便把她之前上奏的那篇请在各省府修建医学院,设立药监署的奏折拿了出来与她重新议论此事。
在皇上的询问下,姚燕语又把设立药监署的重要性认真的阐述了一遍。在她看来,没有监督就没有公正,民间的药商全凭一颗良心做事,但良心这东西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谁也不敢保证不会长歪了。
而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生病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