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1 / 7)
”角落里一个阴沉的声音说道。
魏厮布拽紧了双拳头,
是啊,他曾经是国之太保,位列三公,手握国家重权,哪一日他的府邸中不是门庭若市?
自从迁都到汴京之后,
他渐渐被架空了权职,宅院内一日日的冷清了起来。
朝堂之上新秀当道,再也没人看他的眼色行事,徒留着一个毫无意义的虚衔给他遮羞。
他是怎么就落到了如今这个田地的呢。
“别犹豫了大人,我们不能容着主公这样一步步逼着我们后退。”
“再这样下去,这个晋国就再也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了。”
黑暗的角落里响起一个又一个阴沉的声音。
☆、第 107 章
“《礼记·月令》有言孟夏之月升麦, 孟秋之月登谷。在宋国, 水土肥沃的区域都是东种小麦, 到了来年夏正时小麦丰收, 接着又种栗苗。这样耕种百亩之田, 善农事者种出的粮食可以养活九人, 普通的也可以达到五人之数。”
董博文站在程千叶的面前,就着他新递上的奏折, 娓娓道来。
他悄悄看了一眼端坐在王座之上的主公。
主公一手支颚, 认真而仔细的聆听着, 另一只手搁在桌上, 白皙的手指无意识的滚动着桌面上一颗天青色的宝石。
“你继续说。”主公抬了一下手,
那双明晰清澈的双眸正注视在他的身上。
向来认为自己十分沉得住气得董博文心中也难免泛起一丝紧张。
主公的容貌俊美, 对男子来说过于艳丽了一些。
但他身上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那是一种自信,是一种能稳住一切, 看透一切的自信。
这种高高在上的气势,配上他年轻俊逸的容貌,使得他具备了一种独特的王者魅力。
董博文收敛了一下心神,主公对他呈递上去的那篇《农本论》十分感兴趣, 单独召见了他, 这是他崭露头角的好机会, 他一定要好好把握。
他抑制住自己的紧张,继续往下说:“卑职自来汴京以后,细细考察过周边的农务, 发现我国即便是擅农事者租种两百亩田,方才勉强养得活一家老小。远远比不上宋国下农的标准。”
程千叶:“依卿之见,乃是什么缘故所致?又有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