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3 / 5)
。
另一个盒子里,装着的则是一座用木材雕刻而成的小宅子。
这倒不出彩,毕竟木雕处处都有,二太太屋内的多宝阁上便有好些。
和那些名家木雕比起来,这座宅子的雕工和用料都只能称是朴素。
出彩的是,小宅子内里,居然塞着许多涂色艳丽的陶土娃娃。
有在书桌前看书的,有在院子里栽花的,有洒扫的,有裁布的,姿态各异,构成好一幅俗世烟火宅院图。
虽然这些娃娃,没有一个的做工比得上宜臻被摔碎的那个瓷娃娃。
但七七八八攒在一起,摆在四面通透的小型木雕院落中,就显得尤其稀罕,尤其精致。
别说是抬着箱子过来的粗使婆子们,就连见多了市面的小鼓和橘堇,都被这新奇的一大箱子“玩具”给震慑的怔了好一会儿。
隔了半晌,宜臻都快把娃娃从箱子里全揽出来了,丫鬟们才感叹道:“没想到江南有这么多别致的物件儿,怪不得舅老爷流连忘返,说那是个神仙地儿呢。”
祝宜宁没应声,望着小妹妹欢喜的背影,眸色沉了沉。
她想的是,舅舅在江南任刺史,平日里最爱搜罗些新鲜玩意儿,隔三差五就给宜臻送过来,但至多也不过是样式精美些的瓷娃娃,花样新鲜些的香囊绣品,可从来没见过还有这些奇巧玩意儿的。
卫珩能折腾出这么一箱子礼,怕是也费了不少功夫。
看来,卫家也是知道自己攀上了一座多么粗壮的靠山,挖空了心思要讨好呢。
他不讨好便罢。
一讨好,祝宜宁反倒更看不上眼这桩娃娃亲了。
撇开家世背景这些不谈,真真要是有些风骨和傲气的人家,见着亲家势大,更该把精力放在子孙的念书教养上,到时候借着祝家的势,在科举上开出几亩地,未尝不是一道锦绣良梯。
却偏偏轻重不分,花心思做这些谄媚讨好之事,实在是落了下乘。
“上次蒲家的辰哥儿过来,送了宜臻一副白玉笔架,这次卫家的来,却拿来这么一箱子玩意儿。”
祝宜宁疲倦地揉了揉眉心,“怪道人家要说家学渊源。”
蒲家辰哥儿是国子监祭酒蒲老太爷的嫡次孙,也是自小和府上五姑娘订了娃娃亲的亲表兄。
而至于为什么订下这桩娃娃亲,还得追溯回四年前的那场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