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生意经(3 / 4)
一盆冷水,说:“先不要搞。待以后到了凉平府再说吧。虽然你做的这些咸菜是好吃,但真正来买的可不多。”
“为什么?”辛湖不解的问道。
“名门大户,哪家不是有几样拿手的东西,比如做果脯的,比如做点心,比如会做几道拿手好菜等等。你弄的这些东西,虽然味道好,但这些人家是不会买的。人家都有积年的老仆,专门做这些的人,味道肯定不会差,谁还花银子来买呢。穷人家就更别提了,平时饭都吃不饱,有点银子还不是去买米面,哪个来买菜哦。”大郎说。
辛湖不由的反驳道:“那为何,你还要带这么多去送人啊。平时,我也得送一些给与几户相好的人家呢。哪一年我做的少了?”
“所以,你做的这些全是亲戚朋友家要去的。难不成你以后做生意,就全靠卖给他们吗?”大郎一句话把辛湖问了个哑口无言。
她明白了,这年代可不比她在现代。人人都上街买菜,咸菜也不是家家户户都会做,所以才有市场。她这个做的再好,除了这些亲戚朋友家,外人来买的可不多。她专门开个铺子,岂不是告诉这些亲戚朋友,自己不乐意送给人家吗?
其实她送出去多少,收礼的人家也会还些别的东西回来。这算是人情往来,大家都懂这个道理,没人是白白占便宜的。通过这一送一还的,大家的交情就更好了,也走得更亲近了。
“不过,象酱板鸭和果脯倒是可以卖。你还可以多想几个类似这样的品种。”大郎又说。这两年来,他专门在外面做生意,见多识广了,自然比辛湖更了解市场行情,一席话果然说的辛湖连连点头。
没几天的功夫,皇帝和太子给燕王的赏赐及年节礼也都办好了。大郎也得出发了。
现在天气已经冷了,他们在路上肯定会遇上风雪,绝对不好走,辛湖很是担心。
大郎却不以为然的说:“这不算什么。以前冰天雪地里还打过仗呢。这不过押着一些货物罢了。况且我自己骑着马,也冻不着。”
而且他们这个大商队还能住官驿,遇上很不好的天气,自然也得找地方歇下来。大家都是年轻力壮,有功夫的年轻男人,又有多次外面行走的经验,根本就不用辛湖操心。
“那行,你自己多小心。可别冻到了。”辛湖笑笑。说着,她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大郎的行李物品,把两双刚做好的皮毛手套给放在最外层。
其他的大毛的衣裳,棉裤等都收拾得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