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生意经(2 / 4)
上上下下人吃的份,其余的全部搞了多种经营,有养殖业,有果树等等,而不象别人那样专门种粮食。这些家禽,水果自己一家肯定是吃不完的,她就想办法深加工了,一来保存期长,二来经济效益也更高些。比如,鸡蛋就全部供应给点心铺子了。
她还与谢夫人,张婶婶,大宝舅舅等几家人说好了,让她们的庄子也多养鸡,专供蛋给她。有的也可以多种小麦,供面粉给她等等。她这样做,不仅自己赚的多了,还不愁原料了,更加还带动了几户关系较亲近的朋友家。让大家都跟着得利,令大家都非常开心。
她家的各色各样的农产品也多,大郎爱吃的腊肉腊鱼腊肠,辛湖早早就给备好了一些,还有自己腌制的大酱,剁椒,各种咸菜等等,她也准备了好多。大郎带回去的这些东西,也不是他一个人吃了。
他们在凉平府的那个小家,早前又增加了两个仆妇。一个专门管理厨房负责照顾一家子的饮食。一个专门打扫洗衣等。这两人都是燕王带来的人,也不怕她们有外心,而且在陈家,规矩小,人也轻松自在些,月银也不少,还能时不时的落下些,马姑姑做试验的点心拿回去给孩子们吃。所以这两人在陈家干得很卖力。
而且大郎带回的这些特产,还得分一些给燕王和陈华,及赵甲等几个与他关系交好的同伴们。大家都爱吃辛湖弄的东西,同样的咸菜,辛湖弄的味道都格外好些。这已经是出了名的,所以无论大郎事多少回去,最后他自己也不过是一样能剩下一点儿,自己也只能吃了三五顿就完了。所以,他让辛湖每样再多增加一份。
“要这么多做什么?腌制品吃多了不好,平时还是要多吃新鲜的菜。”辛湖说。
“你以为我自己以几顿啊。还不都是分给别人了啊。”大郎笑道。
“我做的东西,就是俏啊。你说我不如专门在凉平府开一家卖这些东西的铺子如何?”辛湖问道。
她记得,她有个姑姑家,因为姑父体弱无法干体力劳动,家里实在没法子,她就做了些腌菜去菜市上买,因其独到的味道,慢慢的生意就做开了,后来她专门在家里做,姑父专门在市场上买,生意很好。家里装咸菜的坛坛罐罐多得放满了屋子。姑姑两夫妻就靠着这门手艺,在市场上立住了脚跟,还赚了不少钱呢。
就凭她的手艺可比她姑姑强,并且会的品种更多,如果开一家这样的铺子,生意一定会好。她越想越觉得可行,两眼放光的看着大郎。
大郎却泼了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