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枯心谁渡之二(4 / 5)
张婉玉快马加鞭,赶到灵武。到达灵武,张婉玉拿着信物去见张九龄的同年、门生,温玉则带手书去寻崔涣、宋若思等人。
此后果然如她话语中预料一般,张婉玉带着张九龄的人脉,温玉带着李白的人脉一同见面,商议之后,便将此事禀告给了肃宗。肃宗虽然略有疑心,但看着李白呈上来言辞恳切的奏表,先去了三分疑心,又想着永王屡次不听诏令也确有其事,便将信将疑的暗中派探子去接应李白。
一查之下,永王果有叛逆之心,而属永王管辖之地的长歌却早已向肃宗表明会尽力配合肃宗清理叛贼。得益于长歌早早传递消息与肃宗里应外合,在永王不知情的情况下迅速掌握了江南财政,从源头上扼住了永王的命脉。又有李白时时报告永王的动向,肃宗暗中布局,只等永王东巡便师出有名清理叛贼。
第二年春,永王果真东巡,江南四道却有大半被肃宗掌握在手中,所过富庶之地要么阳奉阴违,要么无人听令。永王气急败坏之下,明白了是肃宗所为,据守行宫发起叛乱。肃宗早就等不及,立刻派兵围剿永王,倒没想到永王军队一击即溃,没伤筋动骨便平息了叛乱。永王仓皇逃窜到岭南,被肃宗追兵就地格杀。
只是当时肃宗追兵之中却有人看到,永王被擒杀之时,有个极美的女子曾一闪而过。再看,便已踪迹了无。
至此,天下哗然的永王之乱被平息。
长歌由于及时看清了形势,在此乱之中不仅没有损伤,反而安然无恙的继续屹立千岛湖畔。原本被传从叛贼的李白,也藉由此事发表了昭告天下的声明,乃是为了社稷潜伏入永王身边卧底,永王之乱能这么快平息,也当有李白一份功劳,如此便证得了李白一身清明。
李白为避嫌,请辞一应事物,只道此生惟愿终老山野之间,肃宗允了李白所请,倒稍稍放下了疑心。
叛乱平息,肃宗整合兵力,借着安禄山被刺杀,安庆绪与史思明不和,开始进行反攻。与叛军交战有输有赢,战况一度胶着。又过两年,经过数场鏖战,史思明被其子史朝义谋杀,叛军终成一盘散沙,被唐军杀得溃败,虽还有小股狼牙还在北边作乱,但这持续了十数年的惨烈战争,终于平息。
大唐河山完复。
作者有话要说:
永王之乱剧情参考大量论文:《“永王东巡”和“永嘉南渡”从李白政治判断中历史经验的失灵说起》、《“永王李事件”发微关于“玄肃之争”学说的再检视》、《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