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枯心谁渡之二(3 / 5)
“你且去吧。”
温玉行礼转身,缓步走了出去。门口的阳光斜照进来,投射在她身上,她逆光站着,整个人被深浅不一的光晕包围,看不清面目。她慢慢止步,静默的伫立一会儿。
“师父。”
“嗯?”
“方才曾说到,我长歌门人驰援太原,永王态度微妙,不管不问。”温玉的嗓音无比冷静,冷静到感受得到一丝凉意,接下来的话却让李白险些变了脸色,“但我听闻,门中弟子离开江南之前,永王曾设难阻拦,延误了救援时机......”
“德音!”李白出声打断,“此事是否为真,尚且还没有定论,你万万不能冲动行事。”
“师父,我不会冲动行事。”温玉笑了一声,“即使我要做些什么,也不是现在。”
她声音仍旧冷静,又带着不知名的怜悯:“咱们这位陛下现下恨不能手刃永王,永王能不能活过明年还是未知之数,我又何苦做些无用之功?”
李白一时竟不能再说些什么,看着这个平生最为得意的弟子的背影消失,如今才算是明白,提到太原二字,竟能让从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她险些失了分寸。
李白也知此事必然对她影响极大,但谁也不曾想到,此事给她造成的影响,竟是如此的深重。从稚童到了如今的十□□,竟才慢慢显现出来。自驰援太原之事发生之后,她似乎变了许多,又似乎什么也没有变。
然李白清楚的知道,那件事在温玉心底生出了业障。可问题是她表面宛若常人,不动声色。直至今日,若不是她自己说了出来,李白竟还不知道她自己已调查的如此深入。
她表面越是与常人无异,这股无法消弭、越演越烈的情绪就越强,强到了能生出“我执恶念”。
一缕叹息湮没,李白慢慢走出了漱心堂,向着醉浮居去了。
按下此事不表,温玉李白分作两头行事。
李白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另外三个徒弟并门中数个长老,秘密带着凤息颜离开了长歌。而温玉则拿了李白的手书,禀告过张九龄,与张婉玉一同拿了张九龄的信物,悄然北上。
温玉、张婉玉一同悄悄离去,李白携凤息颜也离开,长歌门内风平浪静,谁都只当做这只是正常出门游历办事罢了,只是有女弟子甚为可惜温玉刚回来便又要出门。
李白千岛湖暗中见了永王,凤息颜则调查东瀛一刀流事件。而温玉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