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8)
安南作为大唐的下属郡县, 深受中国本土文化影响,就连地区结构、管理制度也雷同。地方分设州、县、乡、社, 行政机构和官吏任免一如内地, 乡镇下的集市, 集市中的店铺,也是中国内地的翻版。酒肆、书肆、食肆、农店、铁匠铺, 应有尽有。
莫文远带羊走在狭窄的黄土路上,观两侧店铺, 点评道:“虽大体相似,细节之处却有不同,长安城中常见的饼屋,卖胡饼胡食之店此地却不大常见。”
大黑羊听他话后回忆这两日见到的他国商贾, 深以为然:“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如此说来, 西域的行商也不多见。
他们见到的有真腊、文单、昆仑等国的商人,对应现代的国家,分别是柬埔寨、老挝以及马来西亚。西域, 也就是中亚的商人几乎不曾见。
他们走进一粮食店铺,莫文远在旅店落脚之后,并没急着出去找占城稻, 反而与当地的商贾还有大唐来的行商闲聊,听听这里的局势, 再听他们说有何店是当地比较大,比较权威的。唐人不用说,绝大多数都听说过莫文远的名声, 愿意卖好,很是热情地讲解一番当地局势,而交趾本地人所说与那些商贾类似,故而莫文远很快就有了目标。
店铺大多简陋,泥砌墙壁,瓦的颜色也很暗淡,以唐人眼光看来,那瓦质量实在不好,偶见悉悉索索的小虫、肥硕的老鼠从店内刺溜一声钻出来,看着并不令人感到愉快。
莫文远将羊留在门口,人进去,掌柜迎上来,他的汉语比旅店老板更差,很不流利,好在能勉强听懂汉话,连说带比划,同人交流起来。
莫文远现在他的带领下看过各种稻米,期间店家在一旁解释道:“此些多是从中原引进来的良种种植而成,米粒大而长,香味宜人,颜色洁白。”大唐的种子在交趾很受欢迎,收获的粮食价格相对高昂,只有富裕人家以及贵族才可吃得。
也难怪此掌柜汉化不流利,谁叫绝大多数的唐人并不会专到交趾,买价格更加昂贵,却出产于本国的粮食。
但莫文远找的并不是唐代的稻谷种,他道:“可有本地的稻?”
那掌柜看他一眼,将他往店内带了,在一屋前站定道:“此皆为交趾之水稻。”那些稻谷被零散地放置在大布麻袋中,供人看,若确定客官需要,掌柜则会遣人到谷仓取新米。
莫文远弯腰分辨,仔细看后,发现交趾之水稻确实不比大唐之水稻,米粒细长,也无甚光泽,以莫文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