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蛛应巧(1 / 6)
“二少爷出身书香世家, 怎就任了指挥使了?”
言氏笑容和善, 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个长身玉立的青年。青年五官端正, 若非因常年在外肌肤略显麦色,倒也算清秀。不过乍看上去, 阳光健康,让人心里特别踏实。尤其是他的笑, 爽朗中透着丝不易察觉的腼腆,很讨人喜欢。
这便是汪夫人的侄子,汪府的二少爷汪坤。
他看着言氏笑了笑,露出一排齐整白净的牙。“我本是和家兄一同进学, 可天生不是读书的料, 偏对刀枪棍棒感兴趣。父亲也觉得科举许不适合我, 便同意我考了武举。”见言氏微微点头,他又补言道:“所谓人各有志, 此长彼短,那不若取其长。我倒是极佩服言先生,把长处发挥到极致,京城商界谁不知他的名声。”
坐在对面的清晓瞥了他一眼。这位汪少爷可倒是会说话,听他夸舅父,眼看着神色淡淡的言氏抿唇笑了。
“汪少爷过誉了, 倒是你青年俊杰, 才过弱冠便在中军都督府任职,光耀门楣啊。”
言氏赞了他一句,汪坤腼腆地低头笑了。会说话还不张扬, 这性子还真是舒坦到言氏心坎里了。于是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再瞧瞧女儿,一个健康活力,一个娇软柔软,也蛮配的。
不过还是急躁不得。言氏又问了些家中情况,汪坤大方回应,不遮不掩,甚至提到前任未婚妻他也不曾避讳,感喟道:吴家小姐是个好姑娘,本想若是婚娶定要举案齐眉相守终生,可惜天人之别,有缘无分。
说着他还叹了声。
清晓无可奈何地看着他。相亲会提前任,这也太爽直了吧。不过言氏不介意,反倒觉得他重情重义,和自己颇投脾气。
见清晓瞥向自己,意识到自己失言,汪坤讪笑。便将自己带来的礼物遣人呈了上来。
听闻阮家曾居清河十几年,他特地托人带了江南的小吃和点心来。还拿出一对哥窑的薄胎净瓶送给言氏,一幅征明字画给阮主事。
看来功课没少做,分分踩到点上。知道言氏最喜欢哥窑的瓷器,而阮伯麟崇征明。
言氏道:点心倒是可以收,后两者便算了。可汪夫人还是那句话:亲事成不成,交情在,便是看在自己的面子上也收了吧。
言氏含笑点头,心里却越发地高兴了。
接着又聊了会。言氏觉得还是应该把话说在前面,如此若真成亲了,女儿过得也轻松些。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