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普法战争(3 / 3)
友法国却不行了,眼看着,巴黎就要失守了。法国可是俄罗斯的金主,在沙俄有大量的投资,经济决定基础,沙俄也不好对法国人的请求置之不理,只能一方面巩固战国,另一方面,却从南部抽调主力,直接打穿奥地利南部经领土,向北进发,另一路是国内的援军,直接从北面出发,剑指布达佩斯,后面距离匈牙利的首都维也纳其实也不远了。
匈牙利国内的军队更是战斗力掉渣,被俄军一路吊打,让俄军如入无人之境,行军的十分酣畅淋漓。
坐立难安的奥地利只能向普鲁士求援。
普鲁士虽然万般不愿从西线撤兵,可是一旦奥地利战败,自己腹背受敌,以一国的实力支持东西两线战场,显然不可能。普鲁士一面咬牙切齿的谩骂,还要向东线调兵,只能暂停西线的军事行动。
这时候,法国人在英国的物资支持下,实力有所补充,西线战场进入战略僵持阶段。
东线,由于普军的加入,奥军终于阻止了俄军爆发的势头,同样陷入僵持的局面。
双方其实都没有破局的能力,只能寄希望于外力,那么其余国家呢?
法国寄希望于大英帝国能够在欧陆参战。但是,大英帝国愿意将自己有限的陆军投放到欧陆吗?答案是不愿意。
无论是后世的一战还是二战,英国人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海战上。有限的人力资源肯定不愿意耗费在激烈的陆地争雄方面。无论任何时候,陆战的兵力消耗都是最大的,不像海军,最大的损耗就是舰船这样的物质资源,单纯物力的消耗,大英帝国并不怕,怕的是人力的消耗。就比如此时的法国有三千六百万人口,俄罗斯四千多万,而英国只有一千五百万。当然,普鲁士是例外的。普鲁士虽然刚刚开始有统一的迹象,控制的人口也不多,只有一千多万,但是一向军事优先,按照欧洲的说法,别的国家是拥有一支军队,而普鲁士则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由此可见普鲁士的军事传统,根本不惧怕战争。
英国人可以参加陆战,但前提是海战的胜利从而确保对殖民地的控制,然后用殖民地的人力物力来支援欧洲战场。至于荷兰、西班牙等国,已经陷入持续衰弱之中,别人不打他们就已经万幸了,何谈主动出击?抓紧发展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法、俄两国只能耗着,无法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