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1 / 11)
登基大典之后,林瑜正式登基为汉帝, 年号已经在斟酌之中, 等年关一过,就会采用新年号。现在暂时还用着崇祯帝的旧年号, 这也是靖朝被彻底打做伪朝的意思。
新皇登基原本该大赦天下, 不过被林瑜以汉律中没有大赦这一条给驳了, 改成了按照汉律重新审一遍治下的案件, 然后再根据应该判多少的刑罚来决定他们是不是接受劳动改造。在国家需要大规模的人手来进行基建的情况下, 他做什么放过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还拿粮食养着他们。
倒是论功行赏这一环节没有漏下,天下初定也需要这些来收买人心。不过,林瑜大概是历来开国皇帝中封爵最少的一个。他定下了王、公、侯、伯、子、男六等爵位, 爵位无封地有俸禄。其中王爵为超品,其他从正一品依次往下排。按照林瑜的规定, 这些爵位都可以因功而得,包括自前汉以来已经成为惯例不分给异姓的王爵。
但是这些爵位的获得都必须给这个国家做过非常大的贡献, 并经过一层比一层严苛的审查才行。
最高也就是林如海的亲王爵,不过他这一支已经和林瑜连了宗, 算是宗室,身上又有功劳,这一个亲王爵本就在意料之中。林如海的封号是单字瑞, 可见简在帝心。黛玉作为亲王嫡女, 封做长宁郡主,本来按照现在整个皇族宗室只有这么一个姑娘的情况下, 就是封一个公主也不为过。但是林瑜出于之前分封的考虑过,并没有这么做。
常柯敏是皇后的祖父,本该封承恩公。但是,林瑜却没有因为外戚的身份而这么分,反而给了成国公这样的封号。这也是一个外戚可参政的信号,至少常柯敏任着参知政事,众臣中就没有胡乱出来瞎说话的。
另一个国公就是白安,在他宣麻拜相之前,先得了楚国公的爵位。
军中唯有张忠、洪铭泽两人得了侯爵之位,并无封号。史玉城、刘士央等人封了伯爵,杨成栋、黄仲等一干小的全都得了子爵。但是只要他们继续在军中待下去,只要战事不息,他们还有着大把的封公的机会。
地支中得了爵位的不在少数,但是因为他们工作的特殊性,这些爵位只是出现在他们的档案身份上,并没有随着大众一起册封。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爵位就是郑绍的延平郡王,这个爵位本就是来自南明的册封,也得到了林瑜的承认,被他接到南京荣养的郑氏一族就成为了本朝暂时唯一一个异姓王。
繁琐的仪式过后,林瑜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