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4 / 11)
头们利用。事实上,这一条在洪武之后就沦为了一个形式,就和曾经的大浩一样。洪武之时,尚且有百姓敢扭着贪官告上朝廷。自明仁宗朱高炽善待文人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小报的盛行不得不说,有着林瑜撒出去的生肖的功劳。他们已经得到授权,在所在地组建暗子,行军队在明面上不好行之事。就比如说,扬州现在传得如火如荼甚至向着山东方向传去的报纸。
如果说大多数的百姓也就听个热闹罢了,但凡念过书上过学的心中若没有因着这样的宣传而心中留下痕迹,那是假的。真正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动摇的人都是少数,更多的生员哪怕知道这只是林瑜的攻心手段,却仍旧不由自主的开始相信报纸上所言。
曾经有书生想要反驳这样的‘不经之谈’,但是在翻过史书之后,却不由得沉默了。这些的小故事全都摘自史书,编写这些的人完全没有对这些进行艺术的夸大,只是将其写得更加浅白,能让更多的百姓也能一听就懂而已。
这个书生名唤卓明,他百般思忖、挣扎之后,终于下定决心将这些书带上,去见自己同窗。
还没走进的时候,他就听见了里头隐隐约约传来的同窗们‘讨伐不臣’的亢奋的声音。
一见他走来,一个面上还带着激动地潮红的书生忙拉住他,道:“明成,你不是说去查史书了么,怎么样可找到了那群逆贼随意编排的依据。”
卓明看着在座众人都面带兴奋的看着他,不由得沉默地将手里了的史书放下来,道:“我找到了。”
他一一将书摊开,将自己找到的这些文字给自己的这些同窗看,不意外的收到了一室的寂静。他看着这些人,以为他们正遭受着和自己之前一样的思想冲击,正要开口说些什么,就见之前来迎他的一个人刷得一下站起来道:“世事移易,过去的情况,和现在能一样么?”
有了一个人开头,马上有人跟着道:“正是如此,且汉武时期穷兵黩武,哪有本朝圣天子休养生息、永不加赋来的英明。”此言一出,马上引来一大堆的人连声应和,仿佛这就可以掩盖他们虚弱的内心一样。
卓明见状,将到了嘴边的劝说全咽了下去。他记得报纸上还曾经刊登过关于那个永不加赋之下弥天骗局的解析,他曾经也不愿意相信,但是,这些东西真的有心去查还是瞒不住的。
历来华夏的税赋并不是一个词,而是单独分开的两个税种。其中税收进国库,赋进皇帝的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