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 部分(1 / 6)
木棍子。孙丙望了一眼知县的轿子,脸上显出一副被知县认为是既骄横又愚蠢的表情。轿夫倾下轿杆,掀开轿帘,知县撩着抱角下了轿子。孙丙昂首挺胸进了席棚,知县跟随着进去。 席棚里点着两只蜡烛,火苗子照耀着挂在席壁上的一副神像。神像头插雉尾,身穿蟒袍,下巴上一部美须髯,三分如孙丙,七分似知县。知县因为与孙眉娘相好,对猫腔的历史非常熟悉。他知道,这副像其实是猫腔的祖师爷常茂,现在竟然被孙丙请来充当了义和拳的尊神。知县一进席棚就听到幽暗中一阵发威之声,定眼看到两边站立着八个蛮童,四个黑脸,四个红脸,身上的衣服也是四黑四红,一动就嚓啦啦响,仿佛是用纸剪成的。果然就是用纸剪成的。蛮童们手里也都拄着棍子,看那个光滑劲儿也是锄杠。知县心中对孙丙更加瞧不起,你孙丙也发明点新鲜东西嘛,弄来弄去,还是乡村野戏台子上那点玩意儿。但他知道德国人不是这样想,朝廷和袁大人不是这样想,马桑镇的三千乡民也不会这样想,席棚子里这些站班的年轻人不会这样想,挑头的孙丙更不会这样想。 随着一阵参差不齐的通告岳元帅升帐的叫堂,孙丙大摇大摆地晃到那把花梨木椅子上坐下。他有点装模做样地、用沙哑的嗓音、拖着长腔念到: “来将通报姓名!” 知县冷笑道: “孙丙,用你们高密话说,你可别‘囗着鼻子上脸’,本县前来,一不是来听你唱戏,二不是陪着你演戏,本县前来,是要告诉你,到底是灰热还是火热。” “你是什么鸟人,竟敢对我家元帅这样说话?”马前张保用棍子指着知县的鼻子说,“我家元帅统帅着千军万马,比你个小小的县令大得多了!” “你不要忘记,”知县捋着胡须、盯着孙丙如瘌痢头一样的下巴,说,“孙丙,你的胡须是怎么丢了的!” “俺早就知道是你这个奸贼干的,”孙丙怒冲冲地说,“你这个奸邪小人,俺还知道,你在与俺斗须之前,就用水胶和着炭黑把胡须刷了,要不俺也不会败给你! 俺败了也就罢了,你万万不该当众赦免了俺,又派人把俺的胡须薅了。” “你想不想知道是谁把你的胡须薅了?”知县微笑着问。“难道是你?” “你猜对了,”知县平静地说,“你的胡子的确比我的胡须长得好,如果我不是预先做了手脚,失败的肯定是我。我当众赦免了你,是要让乡贤们看到大老爷宽宏大量,我夜里蒙面拔了你的胡子,是要煞煞你的狂气,让你老老实实做人。” “狗官!”孙丙拍案而起,怒道,“小的们,给俺把这个狗官拿下,把他的胡须给他薅了!你把俺的下巴薅成了一片盐碱地,俺要把你的下巴薅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