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6 / 11)
了条例,是会挨板子的。且不说挨板子,那媒婆一家的名声都臭了,甚至她说过的人家都面上无关,心底都恨死她了。
甄 家这计谋还只是试探一下柳理的口风,自己还没露出风声,就被掐灭了。不过甄家倒是不生气,反而挺欣赏柳理的。他们也确实是贵人多忘事,都忘记柳府那个死了 的老爷了——毕竟那时候柳家他们完全看不上,连丧礼都没派人上门送个礼什么的。现在被提醒后才想起来,觉得柳理确实是孝顺,那圣贤书不是白读的。
就 算是利益联姻,甄家也希望找个能干有才华又有品德的女婿不是?所以甄家就更中意柳理了。恰巧甄家宗族中又有适龄的女子,虽说父母身份低了些,既没有爵位也 没有官职,就白身一个,但站在甄家的大船上,代表的又是甄家的联姻,那女子本身又是嫡女,在甄家看来,也是般配的。
于是正面上走 不通,甄家就想着在暗地里定下。在甄家看来,柳理对柳家老爷不可能有多深的感情,所谓守孝,也不过是礼仪和孝道上所必须的。所以虽说不可明面上议亲,但私 下定下来也是可以的。在其他人家中,这也是常见的事。孝期中不议亲不成亲是理所当然,但好的媳妇或者女婿总是需要精挑细选的,在孝期中,他们也是会相看 的。只是说看中之后,会在孝期之后举行议亲和成亲的仪式罢了。
甄家瞧着柳家似乎没有一个可以为柳理做主的人,便琢磨着直接从柳理 入手,把这事透露给他,然后私下把这事定下来,最好交换个什么信物之类。至于这件事会对甄家女子名誉有损什么的,甄家是不在意的。在他们看来,自家肯定是 会和柳理结亲,而柳理又不可能拿出去乱说,自然是无碍的。就算柳理反悔,他们也可以拿出信物逼迫,说是柳家老爷还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金陵是忠勇亲王的天 下,这件事,还不是甄家说了算。
只是柳理滑不溜秋的,以准备科举为借口,拒了所有的邀请帖子。唯一出门的事就是忠顺亲王的邀请,而忠顺亲王明摆着是和新君一道的,甄家还是有些顾忌,所以一直没找到机会和柳理私下交谈。
甄 家是霸道惯了,这么一来二往的也觉得烦了。他们想着,柳理只是个有些钱的落魄勋贵世家,本就不需要他们多在意,若不是看中柳理的才干,才不会屈尊将甄家女 子嫁给柳理。所以甄家就想着,也不用事先知会了,他们直接动手得了。比如直接拿了柳理的贴身物事,在柳理寻找的时候表明是甄家的小姐意外得了,然后顺理成 章的让两人认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