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3 / 4)
城来。否则的话,其他药铺的生意都不知道要差多少。反正我肯定更加乐意去仁心堂那样的,为穷人看病的药铺去抓药。人家有良心!”
“谁不是呢?就是京城没有仁心堂,咱们想去他们药铺买药都买不了。但凡家里有老有小的,哪家不要买药的?去哪儿买药不是买,把银子给心里想着咱们老百姓的药铺,咱们自己花钱也花得高兴!”
京城的医馆和药铺听了这话后也十分窒息,窒息完后突然觉得这提议也不错,便七拐八拐求着人去各位大人面前打听消息,透露出的口风也很让大人们疑惑:就像岐州其他药铺医馆一般,京城这些药铺同样愿意自己出银子买这个出名的机会。
听闻了这消息后的昭宁帝等人:………
虞衡果然不愧是财神爷下凡,赔本的买卖都能让他盘活了还赚点银子,这赚钱的能耐,真是绝了。
尤其是,分明是要药铺出钱,虞衡的姿态还高得很,收钱都得别人求着收,真是让人迷醉。
胡尚书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么一大笔银子从自己的面前溜过吗?听闻其他店铺愿意出银子竞拍的消息后,胡尚书当即表态,“既然岐州已经有了先例,京城这边,不如按照岐州的例子,也试着推一下贫困户免费就医的事儿?”
重要的是,这么大一笔银子,朝廷不能看着它长翅膀给飞了呀!
昭宁帝犹豫,“审计司的人还没到呢。”
“无妨,京城这边的贫困户还没定下来,单就这一项,都够忙活好几个月了。过了那么长时间,已经够那小子教出好些个审计人才来了。明年就是会试之年,到时候,京城的贫困户定下来了,新科进士也差不多都出来了。把专门的审计人才往审计司一扔,他们就能够干活了。”
其他阁老同样点头,昭宁帝也很是心动,这规矩一定,他必然能在史书中留下光辉灿烂的一笔,后世提起他来,也要夸他一声爱民如子,宅心仁厚,那已经足够了。
有了岐州的先例在,京城百姓也都十分期待,不管是从顺应民情还是从朝廷名声的考量上来说,京城的贫困户免费就医也该支棱起来了。
因为有了正面的舆论导向,这一回,御史们也没再逼逼赖赖,只是说贫困户认定要仔细,不可使真正贫困者无所依,小有薄产者却还能蹭上这样一份好处。
昭宁帝当即点头表示御史们说得对!而后大手一挥:既然你们不放心,便多去乡间转转。御史本就有闻风弹事之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