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1 / 6)
方氏带着戏班子在各县下乡上演普法节目, 在整个怡阳府都引起了轰动。这年头儿百姓的娱乐项目本来就很少,一个故事都能传好几代,能看场戏都是了不得的娱乐活动。
现在方氏直接带着戏班子下乡, 给每个乡的百姓们上演普法生活剧。对于娱乐活动近乎于零的老百姓来说, 这便是难得的休闲时光。
虞衡写的那话本,那可是朝中大儒都点头称赞过的, 绝对的精品。每个人物都十分鲜活, 又因为要增加戏剧张力,适当放大了人物特点,再加上戏班演员精湛的表演,整场戏下来,那真是全程无尿点, 一波三折高潮迭起, 好人老实憨厚心地善良,言行举止也特别接地气, 老百姓们都能自己身边找到原型, 坏人就更不用说,那语气神态,一张嘴就立即让人血压飙升, 恨不得活剐了他。
这样精彩的故事, 在百姓们看来,可比那些咿咿呀呀的戏班子有趣多了。毕竟那戏文里唱的东西, 他们有些还听不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戏剧排得好,大家都能听得懂,自然也都爱听。
为了让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看明白普法短剧,虞衡结合了近期张大柱一案, 虚构出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月儿。
月儿打小生得美,村里的人见了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标志的姑娘,长大后,月儿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儿,前来提亲的人简直要踏破月儿家的门槛。
但是月儿家穷,头上四个哥哥,家里为了给大哥娶媳妇儿,掏空了家底儿,剩下的三个哥哥都娶不上媳妇儿。
于是,三个哥哥就把主意打到了月儿身上,想尽办法撺掇着父母把月卖进大户人家做妾。
大哥和大嫂也觉得这样好,等卖了月儿,他们也能得一笔银子,可以给自己添一身衣裳。再说了,去大户人家不是就是让月儿去享福的吗?他们对她多好!
但月儿的家人都不知道,月儿早就和村里的一位书生情投意合,就等着书生考中秀才后,来月儿家提亲。
这时候,干配阴婚勾当的张大柱出现了。他花言巧语骗了月儿的父母,说县里有户殷实人家,儿子和月儿年纪相当,就是身子骨不太好,所以要找个知冷知热的体贴人,聘礼定然给的足足的,准能叫月儿家重新盖座敞亮的大房子!
月儿父母十分心动,四个哥哥更是见钱眼开,一门心思惦记着敞亮的大房子,撺掇着父母赶紧应下这门婚事,生怕这条大肥鱼被别人给抢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