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5 / 8)
。
就算是在南方,到了秋冬两季,小香葱发的都不是很好,不可能像唐老种的这种小香葱一样,长势喜人,她一看就爱上了唐老的这个暖棚,感觉还能种上不少好东西。
陈檬:“我外公说这个暖棚弄得好了,冬天都能吃上西红柿和茄子。”这是反季节蔬菜,对暖棚的要求比较高,现在唐老做的只是可以防御严寒的暖棚,在里面种一些青菜香葱的还可以,若是要种西红柿和茄子,里面的温度还要更高一些,或许到了春天能种上一季。
这已经很难得了。
一向不爱说话的陈老爷子都连连点头:“亲家还真是有本事,种田种地这些也是可以读书学来的么?”
他有些沉默了,以前觉得自己会种地这已经算是本事,谁知道亲家这个读书人,比他这个种地种了一辈子的庄稼汉更加会种地,这让他开始审视读书人这三个字的分量。
从毛蛋这一代人开始,陈家是世世代代都认真供养孩子读书的农村家庭了。
陈檬蹦蹦跳跳的跟在爷爷奶奶后面:“现在还有专门的农业大学呢,我外公其实是水稻方面的专家,种菜还是因为外婆想吃点新鲜蔬菜,他才开始研究暖棚的,不过现在也有农资公司搞这种暖棚蔬菜,就是很贵,一般人吃不起的,城里人到了冬天就会屯上几百斤上千斤的白菜萝卜,都堆在向阳的阳台里面。”
在南方农村,自家一般都会有菜地,冬天都会种白菜、萝卜、雪里红这种抗寒的蔬菜,冬天还有红菜苔可以吃,到了春季有菜心,能吃的青菜的品种就比较多了。
但是在更加寒冷的北方,只能囤积大量的白菜跟萝卜过冬,到了更遥远的东北,就有人做泡菜,因为蔬菜放在屋外都会冻坏。
像陈小军肖敏家里这种能种上几平米暖棚的人家,那都是当代的“大户人家”。
唐老这四五平米的“试验田”最近可是热闹了,连学校的学生都来参观过了,京市周边还有个农资公司想要跟唐老合作,弄一个蔬菜种植基地,把京市搞上一个暖棚,专门供给给京市的普通民众吃。
后来核算了一下成本,就算了,现在的生活条件不算特别好,普遍的觉得能吃饱就行,在吃青菜这方面,普遍都不会太讲究,能有条件讲究的人,也早早的吃上了大棚蔬菜。
在院子里面转了一圈,陈老太太的精神头就更好了 ,原本想着来京市了以后会很无聊,现在看起来也不会很无聊,房子里面可以倒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