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3 / 6)
顶半个大人用了,他一点不担心会有什么不妥当的,从开了春就开始一天到晚在学堂蹲着,不是自己学,就是趁着那老秀才空闲,跟着学,用功程度,直逼那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人,再加上这孩子这几年也没有闲着,愣是把四书五经,还有几本关键的名家注释都背了下来,还有些什么史记之类的也记得七七八八的,如今这琢磨的不过是科考的格式,考试的行文方式,还有就是这八股,策论的本事,常言说的好啊!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很多书,你读了背了,细细的去想了,这理解的也就能通透上三分了,在加上还有范文参考,要摸熟悉这考试文章的做法,其实就是个时间问题,还有就是熟练度的问题,他也不是要考个什么案首,更不是什么一心要著言立说,没必要吧书本的东西去延伸到无限的高度,能理解的写的出论述文,说明文,记叙文,那就基本能过关了。
还有付清帮着不时的出些题目什么的给他练手,这么一来,水平属于直线上升啊!看的老秀才都觉得这孩子以后要是不考举人都可惜了,说不得,自己这个县里出个进士也不是不可能了。当然这老秀才的心里,那是在付家祖坟青烟直上云霄的情况下!这点还是要说明一下的。
付家的其他几个孩子,除了女孩子,那是付清负责教导,其他的男孩子基本全去了学堂了,就是舅舅家,姑姑家的孩子,也被送过来了,倒不是他们自家那里没有学堂,没有老师,关键是,这里舅舅家有房子,住的下,而且老师水平比他们那里的童生出身的塾师好啊!那可是秀才啊!吃喝衣物什么的,还有付家帮着关照,怎么能不来?
再说环境,这里清幽啊!读书人也多不是,晚上讨论个学问还有大虎帮着解惑,并且监督学业什么的。哪像他们家里!舅舅家,那是前面就是小工厂,一天到晚的都是敲打木头的声音,人家如今这业务做大了,大虎又给了几个新的织布机,是那种能在锦缎上织出镂空花纹一样的机器,最近大火,正赶工的厉害呢!为了挣银子,为了扩展家业,早日也做个小地主,人家张家舅舅已经把小工人数扩展到了四个了,能不忙乎吗!掰指头算算,出去成本和分给大虎和小工的银子,一个月近七十两的收入,那是很诱人的,要是能连续干上一年,攒下来,绝对能买上一百亩地啊!虽然这个有点奢望了,不过着订单忙上半年那是绝对有的。张家舅舅那是心头火热啊!他家如今可不只有大虎这里十亩地了,自家镇子边的村子里也有二十亩租给人家种呢!做完这一票,怎么也能再买上五十亩,几辈子都没有过的大家业正在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