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酸(3 / 4)
“傅德明在朝廷的本事,我也听说了些,是个厉害人物。”
贺清澜听他夸傅家人,觉得高兴,笑眯眯道:“父亲也觉得傅家比魏家更好,对不对?”
贺源中是个粗人,瞧不出女儿那点小喜悦,只颔首道:“这样看来,你还是别去遂州了,往后情形如何还不好说,咱别去沾魏家的骚气。姜邵这手段,我也瞧不上。”说完了,又掀须道:“傅家倒有些意思,正巧你哥在京城,若有机会,可以探探态度。”
“父亲英明!论本事、气度和胸襟,傅家兄弟都能高出几筹。”
“嗬!跟着走了一趟,对傅家好感不浅呐?”
贺清澜笑而挑眉,“谁让父亲从前总夸傅家人骁勇善战。”
——在傅煜屡立战功时、铁蹄踏破鞑靼时、率兵平定叛乱时,贺源中私下里可没少夸他年轻英武,有勇有谋。
……
千里之外的齐州,备受赞誉的傅煜这两日颇为忙碌。
烽烟已起,人心思变,寻常百姓尚未察觉,傅家却是盯得清楚。从西边的泾州,到南边的楚州,连同京城的消息在内,千头万绪,皆汇到傅煜父子手里。比起从前的一方军政庶务,如今又添了许多大事,须由他处置的事也堆成了山。
时移世易,傅家既不甘只做一方霸主,帐下的幕僚谋士自然不能拖后腿。
傅煜父子精力有限,加之战事隐隐逼近,这些事便须交由众人分担。
这两日里,抽调兵马的事,傅煜悉数交予杜鹤去安排,他和傅德清则按着这几年留意考察的结果,从永宁帐下的文武众官吏挑些可堪信重、托付大事的出来。这般安排,是为图谋天下做铺垫,马虎不得,父子俩便挨个召来深谈,将无需父子俩亲自处理的政事和军务分摊出去。
而后按先前的计划,提拔一批官员,为这些梁柱添上助手。
好在永宁治下安定清明,傅家这些年任用的都是有真才实干之人,加之名声在外,几十年间引得不少饱学有志来投,如今要擢拔用人,倒也不难。
这日傅煜忙了整日,从衙署出来,已是月升中天,蟾宫正明。
他从清晨费神到此刻,午饭晚饭都在案头对付,起身时稍觉头昏脑涨,走在路上被寒风一吹,才算清醒了许多。回府后也没去两书阁,抄着近路,径直往南楼去——离别迫在眉睫,一旦动兵,必又是数月的两地相隔,他这几日若得闲暇,几乎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