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农书和公厕(1 / 4)
邱澄明推广玉米的远大目标是说出去了, 不单是说出去了, 还因为一上来就像模像样,有山窝子这么个例子摆着,所以这个事儿上,连着他手下的那些人, 也信心十足,还忍不住集体做梦,自己给自己画了不知道多少大饼,幻想着那天这县里推广出成绩之后,自己被借调到其他县, 然后成为别的县技术大拿, 再然后升职加薪, 也成为局长……
想的都挺好, 可事实上,对于自家的玉米,到底产量怎么样,如今出来的种子到了别的土地上, 亩产是不是也能保持,能不能和自家如今一样,一亩地和大豆套种,也能出来五百斤,说实话人邱澄明其实自己都没准。
你不信?哎, 回顾一下其实就知道, 这还真是这样, 大家别忘了,这玉米如今能成这样,最大的关键点就是:邱澄明的草木兴盛可是点了好几次,而且每次还是在不同的时期,你说,这对玉米的种子基因什么的,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他能说的准?怎么可能,你当他是袁龙平啊。
吃不准这产量,那怎么办?自然是尽力的往高里整呗。从耕地开始,每一步都深根细作,想来总能获得不小的成绩的。也好在如今还只是深秋,离着明年开春下种还有不少的时间,临时抱佛脚还算来得及,所以喽,在安排了人去检查各处荒地数据,做入冬前深耕准备之外,农书成了邱澄明日日不离手的重要参考文献。
也是他的福气,这个时候虽说什么八国联军,什么英法联军的,已经洗劫过一趟,烧了不少的珍贵书籍。可那不是在京城附近嘛,西北这里倒是没啥影响,此外,也没有那什么书本当废纸重新打浆的糟蹋,所以想找点古籍什么的,并不难。那些什么农政全书的都挺齐全。
说道这个,我们就不得不多吐槽一句。很多穿越小说里头,那古代人一个个的都和笨蛋一样,原始的不得了,而现代人呢,拿出什么都搞得和跨世纪一样,实际上这写的忒玄幻了,真实的现状是,中国的农业科技等等,自古以来一直都挺发达的,不然那些什么齐民要术,什么天工开物的,也不至于惊艳了世界。
看看,邱澄明这会儿拿着书,那立马就看的入了迷。他不是那些不懂农事的书呆子,也不是那种不识字的老农,作为一个实践派,在结合了自己实际操作的感受,加上后世某些零碎的信息轰炸中听到的论点,在结合这书上的东西,那么几项一加,邱澄明立马觉得,自己若是不能把这玉米的事儿给办好,那简直就是脑袋进水,愚笨不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