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税赋问题和过节(2 / 4)
也正是这样的迟疑,邱澄明公心发作的那么一个利民举动,让当时还没有站稳脚跟的山窝子的人获得了难得的喘息时间。
而后头马匪的失败,又加重了胥吏们对这山窝子人的实力猜测,再加上衙门氛围的诡异波动,几方原因之下,这才能一连这么多时间,都啥事儿没有。
可事儿到了如今,情况又变了,这不是城头换大旗了嘛,这不是权利更替了嘛,为了献媚上级,争取新权利也好,还是为了留点后路也罢,这胥吏们忍不住的把心思又往这山窝子转了过去。
虽然说玉米他们其实已经有了,虽然说山窝子连着两次杀退了马匪,实在是厉害,可他们收税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事儿,好像也不是不能办的吧。这山窝子连着种了两年的玉米了,应该有点钱。这年头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应该不会在意他们去收点好处吧。
名正言顺的确实没问题,不过想多伸手?那也要看你们有没有那个本事了。邱澄明一到县城,头一件事儿就是在几个胥吏看的见的情况下,正式的拜访了那青年,哦,人家现在是县长了,这官升的,不是一般的快,可见那省城的关系估计是挺铁的,那王大头的事儿,带给他的政治资本也绝对得到了最佳的利用。
而作为这一场功劳的功臣,人县长自然是要给脸的,不但是见了,还对于人邱澄明主动提及的税赋问题,给予了最直接积极的回复。
“新迁徙的本就有优待,你们那地方又是荒废的地方,全都要重头开始,这优待自然要加厚点,这样吧,三年内这人头税就先免了,至于地,盐碱地开出来也不容易,按照规矩,三年免税,五年半税总是要的,更不用说你们还种了那么多树,不花费了不少的本钱,这样吧,这三年五年的,都从今年开始算起好了,也算是多给你们一点回本的时间。”
呵呵,啥叫崽卖爷田不心疼?或许这样也算吧,反正这清朝已经推翻,前头的事儿即使有文本册子,也不会记录到新朝的书上,前头的自然能轻易的抹去,谁也不会细究,正好让他能做个大人请,笼络住他如今手下的大将,怎么算合算,更不用说在开荒的事儿上,他还能用个春秋笔法,直接做成自己的功绩。好处大大的。
看看,我这官当的多好啊,才上任,这立马就有难民过来定居,以增人丁,还有百姓开荒种地,种树造林,妥妥是展现出了治下一片祥和,这多说明问题?官好,执政本事高强,才会在上任之初就如此扭转乾坤,将这贫瘠之地经营的一片生机对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