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巍巍名都洛阳城(2 / 3)
而不是荆州南阳。中国古地名中有很多都是重复的,后世很多人因此闹出笑话。就好像诸葛亮在出师表里写他躬耕于南阳,居然有学者因此说诸葛亮是河北人,实在是可笑!诸葛亮乃是琅琊阳都人,祖籍应属于徐州广陵郡或泰山郡,也就是后世的江苏地界,而后迁徙至荆州。若说他躬耕于湖北尚能自圆其说,怎么可能躬耕于河北呢?不过,人家是学者,是教授,就算胡说,那也是权威嘛!
对刘璋来说,汉代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冀州乃是东汉王朝的产粮大州,虽然现在朝局不稳,但除了土地兼并,其他事对百姓来说倒没什么影响,谁当皇帝不是当?当然,若是遇上灾害,那就比较麻烦了!不过,这不是季玉考虑的事,毕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一路疾行,刘璋除了在马车里看看四周的景色,也没什么机会游玩。刘焉是奉诏上任,若是行程太慢而导致皇帝不满,就算是汉室宗亲,却不能实心任事,也会被罢官免职。一个朝代快终结的时候,什么东西不多,就是皇家亲戚多。
洛阳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间。关于东汉洛阳城的布局,班固在《东都赋》这样描述:
“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于是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
所谓“增周旧”,并非是说东汉洛阳城建立在东周洛阳的旧址上,而是说东汉洛阳大体借鉴成周的都城营造制度进行增修。所谓“奢不可逾,俭不能侈”,即“奢俭合礼”,也就是说宫室按照一定礼制规范修筑,规模“中度”。所谓“制同”、“谊合”,则是说按照古制“天子之田”和“王之灵囿”的标准规划园林池沼。“周旧”、“制同”、“谊合”都是周代都城苑囿建筑制度和使用原则,班固将洛阳的都城、宫室、苑囿与周制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东汉洛阳的建造,很重视借鉴成周都城的营建规范。
从夏、商、周开始,洛阳就是中国的都城,到现代零零总总加起来有二十二朝在此建都。当然,其中把洛阳做陪都也算上了,真正官方认可的,还是十三朝古都,可根据考古发现,也有学者认为是十七朝。不过,这就不归普通百姓操心了,让学者们去研究吧!
来到洛阳城下的刘璋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