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3 / 4)
头来,同白争光道:“哥,小说的封面不用和《新式算学》那样规整,你就在封面上把书名写上,然后在书名下面用小字写一行‘馒头不是馍著’就行。不过小说的封面可以尽量做得花哨一些,就像书笺一样在上面印几朵花之类都可以试试,尽量鼓捣的好看一些。”
白争光将白言蹊的建议记下,又匆匆扒了几口饭就往墨染斋去了,正是年底需要清账的时候,虽然有苗桂花经常抓王肖去墨染斋中进行‘义务劳动’,但是奈何墨染斋里的事情太多,李素娥这一段时间又在张罗着为家里置办年货的事情,也不能去墨染斋帮他,他只能一人独挑大梁。
至于从白家村跑来墨染斋中挣钱的人,腊月二十刚过就美滋滋的从李素娥手中领了工钱回村去了,每人都领了好些银子,几个月就挣到了他们种地好几年都挣不到的钱。
白家村那群‘傻白甜’村民虽然有些戏精成分,但本质上还是很老实的,对于白正气一家不计前嫌地留他们在墨染斋中干活,个个感恩戴德,就差把自家儿子塞给白正气家倒插门了。
冬去春又过,徽州的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
白言蹊的肚子也是一日更比一日大,肚子里的小东西没日没夜的闹腾,时不时戳出一个拳头蹬出一个脚来,看得白言蹊又惊又喜。
她嫌屋子里太过闷热,就让苗桂花喊来木匠在院子里为她打了一张大方桌,白天有精神的时候就在院子里写一些东西,晚上到了时间点就早早睡觉,毕竟肚子里的崽子已经快七个月了。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经过白争光精心打制的《颤.抖吧,科举考生》出现在了整个大乾王朝各州各府的书店里。
因为连续出了很多本精品书籍,比如《新式算学》、《新式算学习题集》、《科举考试真题一百套》、《认识星辰》、《认识大地》等,墨染斋的名气早已火透大江南北,再加上书价大降,墨染斋出版的书籍已然稳居在诸多学子必买的清单上。
一看专卖墨染斋出版书籍的那个书架上多了一本品相精致的新书,价格也不算贵,再看那书籍霸气侧漏的名字,那些学子立马就来了精神,纷纷自掏腰包将书买下,揣回家慢慢看。
那些整日都被各种教辅书籍折磨的科举考生哪里会想到《颤.抖吧,科举考生》的内容这么别致,在一开头就埋下了伏笔,通过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将整个故事都串联了起来,让他们忍不住想要看下去……头一低,再一抬,一.夜过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