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结局下 (1)(11 / 26)
自己这方转移,干扰对方轰炸视线。
还发生过几次的气象大战。
随着科学和气象科学的飞速发展,利用人造自然灾害的“地球物理环境”武器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提高,必将在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战争中无论作战样式如何变化,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都要受到气象的影响。
气象条件是把双刃剑,对作战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关键看谁能驾御它而不受其影响,如果能合理利用气象条件,气象将成为战斗力的倍增器。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M国军方就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气象控制比原子弹还重要的观点。
并且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气象武器研究室。
通过施放增雨剂让某一个地方泥泞难行,给敌人的后方供给造成严重的干扰。
人为的改变台风的方向,可以导致千万人丧生。
发展到现在威力可想而知。
不比生化武器差。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生化武器是被国际禁止的,但气象武器却不是。
人工影响天气之所以在某种情况下能够实现,是因为大气层中存在着巨大的能量和各种不稳定因素。
如果掌握了这些不稳定因素的变化规律,在一定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用较少的能量去诱发它们,就会发生巨大的能量转换,使天气向着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陆尧点点头道
“一直有情报说M国在研究一种最新的高温武器,通过发射炮弹,使周围急速升温,瞬间达到几万,或者是几百万度的高温,空气上升,产生人造旋风,使敌人坦克在沙暴中无法行驶,最终不战自败。其钢制弹壳内装有易燃易爆的化学燃料,采用高分子聚合物粒状粉末,以便提高武器系统的威力和安全性,爆炸发生时会产生超压、高温等综合杀伤和破坏效应。这种炮弹既可用歼击机、直升机、火箭炮、大口径身管炮、近程导弹等投射,打击战役战术目标,又可用中远程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远程作战飞机投射,打击战略目标。这东西的有效面积大了可以达到几十公里,你想想,这要是投放在一片战场上,那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一瞬间就化为灰烬了,何况是人!”
陆尧接着道“并且据说M国一直都在研究这种气象武器的便携版,用以对城市的攻击,我看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