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结局(4 / 7)
晋王此举确实是穆辞没有想到的,他以为对方会趁他进攻北辽王城之时,三面夹击抄他后路。
不曾想她却想与他堂堂正正的正面抗衡,不知是另有缘由,还是艺高人胆大。
穆辞静静地站了一会,嘴角微微上扬,低低地笑,“这一切也该结束了。”
***
三月初,黎纾率领十五万晋军驻扎岭山。
这十五万乃三路兵马汇聚而成,其中包括凤乾和尹臻的兵马。
同时这二人如今也在岭山。
五日后,西吴二十五万大军也顺利到达岭山,与晋军相距三十余里对持。
当夜西吴军帐中,西吴王穆辞召集所有将领商定兵力部署。
子夜时分,天色昏暗之际,一队队人马悄无声息的离开西吴军营,从左方右方绕路渡河跨山分兵偷袭对面晋军大营。
而于此同时,晋军军营军灯未熄,刁斗声不止,仿佛没有察觉半点异常。
原本按照传统,既然要堂堂正正的打,该是双方同时往平坦辽阔之地开拔,接着扎住阵脚后,主将对话宣战,之后冲锋决战。
然穆辞深觉比他先到的晋王,一定设计了天罗地网在前面等着他。
由此便有了兵分多路合而偷袭之法。
正所谓兵不厌诈,战场之上何须讲究什么武德,自然以胜利作为首要条件。
岭山并不十分险峻,其地势一面是辽阔的平原,一面靠河。
只要过了河,越过岭山山头,晋军大营就近在眼前。
说来也奇怪,此处并不是最为合适的驻扎之地,却不知为何晋军选择了这里,又或许晋王是故意露出破绽引西吴军前来?
这一点穆辞也没有想通。
不过聪明人一向想的多,穆辞最终认为这是晋王凤黎纾故意布下的迷障。让他以为这山后有陷阱,从而绝了这绕后偷袭之念,好让他从平原进攻。
而这平原定然才是真正的陷阱。
穆辞看透晋王布局,断然决定渡河翻山奇袭之计。
然而,此事真就如他所想吗?
当然,如果穆辞知道凤黎纾曾下令购置百余桶菜油,万万不会选择这条水路。
油浮水上,当西吴军渡河渡到一半,河对面突然出现一队手持火把的士兵,没有半句废话,立即分散开,火把轻触湖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