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5)(15 / 23)
渊放下酒杯,双手交叉支着下颚,抬了眼去看已经逐渐长大的儿子,声音听上去温温的:“我又不是那等不知事理之人,你既然已经做好了决定,我又如何会去拦?再者,你也已经大了,后面的路要如何走,都还需要自己去拿主意。”
李景行略一思忖,认真的看了看李从渊,很快便点了点头接口道:“那父亲早些休息,我先走了。”
看着儿子匆匆离去,李从渊十分无奈的低头看了看手中空空的的酒杯和另一个已经倒满了酒的酒杯,微微觉得有些惆怅——这还只是看上人家姑娘呢,就已经赶着要讨好叔叔了......蠢成这样,真是他儿子?
李景行自然是不知道李从渊复杂的心思,他自知道沈三爷的事情起就有了动身去寻沈三爷的打算。只是大战当前,那些私情却需放一放。后来得胜回城,他便从颜知府那里要了几个人,准备和李从渊说过之后便立时起身出城寻人。
另一边,写了信的沈采薇却并不知道那信出了院子就被宋氏派来的嬷嬷给收走了,更是不知道李景行早就十分自觉地出城寻人了。她左右没有睡意,想着不如寻些事来忙一忙,排解一下自己的心情。
于是,沈采薇干脆令人把灯挑亮些,叫了管事的陈妈妈来,自己拿了施粥送药的那本账册看了起来。
施粥送药这事是她自个儿提出来的,又是件助人为乐的好事,无论如何都得要好好去做才是。
沈采薇拿着账册看了几页,便指着一行数字问那管事的陈妈妈道:“我听说闭城这些日子一来,店铺关了许多,可这米价看着怎么没涨多少?”
那管事的陈妈妈陪着笑答道:“姑娘年轻,不知道这里头的道理。家里吃的米和施粥的米是不一样的。这施粥用的是陈米,价钱自然是少了的。”
沈采薇闻言微微蹙了蹙眉,便开口问道:“若是换了新米,还需再添多少银子?”
管事的陈妈妈一双三角眼生的十分精明,听了这话连忙道:“哎呦,姑娘这是不知道这里头的事呢......大家搭粥棚子施粥,用的多是陈米,价钱上头便宜了,自然能买的多一些,一锅粥的分量也足一些。”
沈采薇把账册放到案上,手就按在上面,慢悠悠的抬了眼去看那妈妈:“我年纪轻,许多事确是比不上陈妈妈你见得多。只是,我自个琢磨着:这回也不是饥荒,没那么多的灾民,左右不过是些遭了倭寇祸害逃进城的人家和没活干吃不上饭的穷人家,想必是和以前施粥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