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4 / 6)
刘将军看看同样脸色不大好的赵将军,心里一动,假意叹息,“元帅也是,自己好好的儿子,又不是女儿,怎么就送给王爷当……”
这话说半截,留半截才最给人想象的空间,其实若是在京城,谁不知道殷若飞是泽王的伴读,是皇上钦点的。也就是的边陲之地,才容得他们说三道四,放在京城中说这么一句,传到皇上耳朵里去,那绝对是大不敬的罪名,若是皇上看这个人不顺眼,判他个欺君罔上也不是不可能。
赵将军是个直人,看到自己两个老友因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闹成这样,心里十分不痛快。他们都是一同在军中慢慢提拔起来的,几十年的交情根本不是假的。
可是没想到这交情如今却出现了裂痕。刘将军刚才说殷若飞的一番说辞,在赵将军心里确实也觉得说的过了。
什么元帅为子铺路,什么巴结王爷,这些东西赵将军觉得他们半大老头子了,如此臆测一个孩子实在过了。至少这个小先锋官武艺惊人,年纪不大,却已经连连战败敌将,可算得是猛将了。
可是有一点,他们都是兵士出身,一点点爬上了的,在这军中苦熬几十年,多少场战役,多少番生死,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而对方呢?一个黄口小儿,才十几岁的年纪,官位比他们还要高,他们一把年纪了,倒要喊对方一句大人,实在让他不舒服。
这赵将军在官途上并不顺,否则也不会到如今还是个偏将,甚至比龙将军还要低一品。几次升迁的机会,都被人抢了先,被那些士族子弟,那些大家族来赚军功的人抢了功勋。
所以,这赵将军心里也憋着股火,此时被刘将军一撩拨,顿时对殷若飞有了看法。
刘将军看赵将军神色,知道对方有了想法,暗暗加把火,又说了些无中生有,似是而非的东西,一时间赵将军对士族子弟痛恨不已。
这士族和寒门从来都是不相往来,殷海城这般的,已经是好的的了,从不分麾下众将出身,是以他在军中十分有威望。
刘将军赵将军之流,乃至于龙将军,虽然已经是朝廷命官,边疆大将,但是这出身始终是寒门,和那些士族出身的同僚总有些格格不入。
再者士族大多有自己的根基,升迁怎么也比他们要快,很多士族子弟来军营只是走个过场,实则品行不端,也不曾立下寸功,这种事实更是激化了这种矛盾,是以刘将军顺口捏造了一些士族子弟胡作非为的事,赵将军立马信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