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1 / 3)
大庸嘉裕帝平庆十五年驾崩。
皇后在承恩侯和明王的支持下,扶持七岁新帝瑞和继位,瑞和登基,封明王为摄政王,主持朝政。
明王不动声色的将京畿军权握在手中,将所有反对者灭与无形,当年胡人扣边来犯,威武侯带兵打败胡人,生擒胡人首领,入京献俘。
一时之间,皇室花团锦簇,整个大庸一片赞誉之声,仿佛盛世将至一般。
风平浪静便又过了七八年,瑞和帝大婚,封大学士章氏之女为后,正式亲政,摄政王还政于君,上书皇帝,正式退出朝堂。
摄政王授命于危难之时,辅佐皇帝,兢兢业业从不懈怠,皇帝长成,又极为潇洒的放权而去,这样的人简直是周公在世,天下读书人无不交口称赞。
此事尚未过去半年,先帝六子宣王李导起兵造反,天下大惊。
造反之前,宣王发布檄文,直指当朝太后周氏,混淆皇室血脉,以无名男婴换下了宫女所生女婴,为保密害死当时知情人,天理昭昭,百密一疏,当时奉命换婴的一人,活下命来,留下证据,人证物证确凿,便要拨乱反正!铲除逆贼!
这檄文一处,先帝五子汤王,十四子吴王同时在封地上书,要求查清此事,便是远在南边的陵王也跟着上书,虽未明言如何,却也强调了皇室血脉不容混淆。
宫中太后听闻此事,当场便晕了过去,便是少年帝王也气愤的摔了杯子。
朝中官员一个个平日里挣的脸红脖子粗,此时却变作鹌鹑,不发一言。
天子气盛,命大学士做檄文,讨伐逆贼:分明是你垂涎帝位,却偏偏巧立名目,污蔑天子!
天子点将,京畿大将军挂帅,出兵讨贼。
两边都各执一词,拒不相让,天下一时动荡。
顾木蓉得到消息已经是许久之后,她当时人在西罗游历,正如鱼得水,乐不思蜀,得到消息立刻便和谢言酌一起离开西罗,赶回海岛。
彼时,两人的第一个孩子方才两岁,还不曾懂事。
周竟棠也已经娶妻生子,说来还是缘分,他娶的是顾木蓉的表妹安阳侯府的二房姑娘郭淑宝,虽然年纪相差略大,却也过的和美。
当年两位皇子死在宫中,安阳侯的老侯爷便觉得事情有异,家中男子全部放离帝京,女眷也都远嫁离京。
周竟棠和郭淑宝的缘分也是离奇,二夫人挑来挑去,郭淑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