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6 / 7)
那是他的座右铭,是他在美国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中国人怎么会知道!
李铮和戴维一前一后走到走廊。
留在后厨的众人面面相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他们一下子就看不明白事情的发展了?
“李铮那小子英语那么好的?不对,他上次期中考英语才考了32呢,比我还低五分呢。”李朝阳自言自语道,抬头见众人用奇怪的目光看着他,不由尴尬地笑笑,他好像搞错重点了。
周思甜愣愣的,显然还没有回过神来。
“永远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永远不要错过任何一个机会。这是我的座右铭,不知道小先生是如何知道的。”戴维不觉得自己重要到要一个中学生去背他的资料,更何况,他资料上不可能会有座右铭这种讯息。
“戴维先生,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这里有样东西,想送给戴维先生。”
戴维皱眉,“什么东西。”他并不认为一个华国学生能拿出什么令他心动的东西。
李铮拿出一张粗糙的纸巾,递了过去。
戴维眉头皱得更紧了,但因为东方邪术,他对李铮有一种说不出的敬畏心理,犹豫了一下,戴维还是接了过去。
只是看了一眼,戴维整个人都跳了起来。
“这是真的?您说的是真的?”戴维夸张的喊叫声,引来了邱郑烨众人。
“这方法并不困难,随便找个生产线试一下就能试出来,我没必要撒这么没技术含量的谎言。”李铮摸摸鼻子,其实他还是有点心虚的。
他在纸巾上写的是“肖厝安”生产线改进的一个小技巧,“肖厝安”是多分子聚合物,只是其生产线上一直有一个恼人的小问题,就是合成肖厝安的两个化合物反应时会冒出一阵白烟。白烟带有轻微的腐蚀性,使得生产线上合成部分的零件需要时常更换。
药物生产线是十分昂贵的,就算是一个小零件也是价值不菲。而且肖厝安是一种很基础的多分子聚合物,在很多药物上都有应用,因此仅仅罗氏,在全球的肖厝安生产线就有近千条。
如果李铮纸巾上所写方法属实,那一年零件更换费用省下来的钱就足够建一个生产“杨脯氨酸”的药厂了。
最重要的事,这是他戴维.安多里奥发现的!这足够让他这个“流放者”的名字再次出现在罗氏高层的视线中!
“哦,我的朋友,如果这是真的,我一定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