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回家(下)(2 / 5)
色。
“我想包个车间,自己生产玻璃钢!”
回来的路上古玉涛跟张海鹏分析了一路,玻璃钢在南方虽然干的火热,但在北方还是一股低调的冷流。
殷亮眼光毒辣,早已提前做好了准备,有他这股东风,a市不愁发展不起玻璃钢。
他们若借着这股东风,摆好自己的位置,承担的风险也会稳固些。
“爸,那您想好生产什么了吗?”
古玉涛的决定在古陶意料之内,同时也稍稍放下心来,能有这些想法说明她爸也是个有眼力的。
从沙发底下拿出带回来的背包,古玉涛从里边拿出一包用报纸包好的方形纸包。
“这是我从人家工厂里特意拿回来的!”
小心打开纸包,古玉涛把三块儿颜色不同的方块儿格子放到面前茶几上。
“这是什么啊?”
张雪兰拿起其中红色的方格子,来回看看到,很是疑惑。
“这是玻璃钢格栅!”
原来宁波街边的绿树周围,都是用这个当护树板的。
“别看它不起眼,这东西能用三四十年呢!”
一边给家人讲解着,古玉涛一边把在外拍的产品照片从包里拿了出来。
张雪兰看的啧啧惊奇,护树板、楼梯、地沟、甚至船舶甲板上,这么多地方能用得到呢!
“过几年咱们这估计也该用到这些格栅了,这东西成本低,生产也简单。”
“咱们趁早包个车间,自己生产,不是什么难事!”
古玉涛明白这东西一旦在a市兴起,以后跟着学的会大发去了,要想挣钱只能走个快,并不是长久之计。
他之所以选择格栅,主要是想把它当做迈进玻璃钢门槛的敲门砖。
通过格栅把玻璃钢里边的门道一点点扣清楚了,往后时间还长,他有的是机会在玻璃钢行当里做个有真技术的东西。
听完古玉涛的计划想法,张雪兰古陶都觉得不错。
尤其是古陶,以后玻璃钢行业会火上加火,只要不傻不笨,几乎是稳赚不陪的。
虽说等到她二十来岁的时候,这个行业会降下温来,但那也只是针对粗制滥造的厂家,像殷氏一般质量过硬的,反而还是受益者。
“爸,我支持你!想做什么就放心大胆去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