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8 (7)(1 / 23)
力,不再是当初清岩洞里的那个大郎,她也该适当的调调自己的位置,这个家不需要她来撑,有福可享,她也犯不得去遭那罪,让大郎顶着一片天,她带着孩子悠悠闲闲的过着,多好。
刘大郎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在媳妇的额头亲了口,紧紧的抱着她,默默的等着沸腾的情绪平静。说是怀着孩子,动作轻柔些,也能同房,可他舍不得媳妇受罪,怀着两个孩子呢,还是缓缓好,莫伤着了妻儿,他一汉子若连这点克制力都没有,算什么男人。
次日清晨,将将早饭,花伯俩老口就坐不住了,收拾好衣物,由大郎仨人送着回了天青巷,顺道再去周边看看宅子店铺。想着莹姐不知商队今日归来,今个天气暖和,季歌带着两个孩子并着余氏,四人去了趟大康胡同。一坐便是一个上午,白大娘和莹姐一个劲的留午饭,只是想着家里的三人,季歌她们还是回了猫儿胡同。
下午大郎他们没有去天青巷,在城门外徘徊着,等待商队归来。未时过半,长长的商队浩浩荡荡的进了县城,三人随着商队进了落脚地,忙碌的一下午,总算把货全部清理好,与着商队里的人吃了顿热闹饭,领了自家的货回了家,着家时,天色透黑,恰是更声响起时。
足足三车货,还余了一箩担,除大郎三人外,阿河俩兄弟也来帮忙,许是着家时天色已深,动静小,倒也没惊动周边的邻居。留在家里的妇孺,下午特意把堂屋和杂物间理了理,整出了大大的空间。待板车进了院落,纷纷上前小心翼翼的搬货,连三朵和阿桃都参与了,季歌站在一旁只有眼馋的份。
货都进了屋,整理妥当,余玮端着一盏灯油,兴致勃勃的挨个介绍,同时还说了说当地的风俗特色以及趣闻妙事。瞅着好看又精致的琉璃饰品,极富特色古朴生动的木雕,颜色鲜明艳丽的小玩意,酸甜苦辣俱有的各类干货吃食,芬芳四溢的数十种香料,以及少数布料和衣裳等等,看的众人眼花缭乱,脑子里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
“这得多少钱呐!”半响,余氏砸砸嘴,拍着胸口心有余恼的问。
余玮伸出两个手指头,神态颇是得意洋洋。
“二十两。”余氏一口接了话,表情松了口气。
“娘啊!”余玮哭笑不得。“你当全是破烂呢,才二十两就想捡全了。”
二郎在旁边笑着道。“这一屋子货,花了我们仨近二两百银子,除了捎回来的钱,后来挣的都搭里头了。”
见余氏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