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2 / 5)
帮一把手,黎池虽忙得紧凑,却也不至于忙不过来。
开年之后,钱粮预算的施行,是各省清吏司的事情,黎池倒是能将这是稍微丢开手去。
然而,黎池最近终究还是不能得清闲。
开春天暖,该计划着种植红薯、玉米和棉花了。
京城及周边地区,地属北方,一般种植春红薯和春玉米,棉花与红薯和玉米的下种时间,前后也差不了多久。
因此,在开春天暖之后,红薯、玉米和棉花,差不多先后就要种到地里去。
种下去还不算完,还得精心地关照着,若遇到虫害,要及早整治,若缺肥少水了,要及时施肥、灌溉。
扶犁耕地、丢种掩埋、施肥担水……这些事自有皇庄里的农人或下人去做,并不用黎池亲自上手。但那些人都是第一次种植红薯、玉米和棉花,没有经验,还得黎池留心指导。
而且在京城又与在羊城不同,黎池到底是领了这一桩任务的,做甩手掌柜还是不太好。
自红薯开始育种后,黎池隔上个三五天,就会骑马出城往皇庄跑一趟。
在皇庄上,黎池也不嫌脏不嫌累,每次都会去到田间地头,查看一番作物的长势。有时还会卷起裤脚,换上旧鞋,下到地里去,亲手演示掐红薯秧的诀窍,栽红薯秧的手法、间距等。
‘六元老爷‘勤劳负责、温和亲近、博学多识……的美名,又多添了一项佐证。
在黎池对种植事务如此精心负责的情况下,皇庄上的农人、官奴等下人,也不敢不尽心。
如此同心协力之下,等到夏秋时节收获时,果然是一个大丰收!红薯平均亩产七千斤,玉米平均亩产一千一百斤,棉花亩产五百斤。
如此大丰收,贞文帝觉着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是近几年来前所未有的舒泰!于是摆驾京郊皇庄,与朝中众臣一起,亲眼见证了那堆成几座大山一般的红薯,一垛一垛金黄的玉米棒子,洁白绵软似天上云朵般的棉花……
一贯神态慵懒,喜怒不形于色的贞文帝,站在红薯山之前,哈哈大笑出来!
“哈哈哈!如此丰收之景,让人心怀畅快啊!畅快啊!”
众臣纷纷应和皇帝,都道此丰收之景壮丽非常!此丰产之物,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先不说这丰收的景象,确实让人心怀激荡、震撼非常,就是为使皇帝开心,众臣们也都是要连连附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