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3 / 5)
对于自己这个六元及第的聪明堂弟,黎海是再信任不过的,就算和周说他能让人在天上飞,他也是相信的。
如今,堂弟说用油脂混碱制成的‘皂‘,比黑乎乎的‘胰子‘更好看,更能洗净污渍,他当然也是相信的!
“和周你只拿三成?太少了!我拿三成,你拿七成才对。”肥皂和香皂都还没试验出来呢,黎海就已经笃定能试验成功,并且开始考虑银钱分成了。
黎池很坚定,没有接受黎海的推让,“‘皂‘与当初的水泥不同,虽你照我的试验方法,试个几次,多半就能制出来了。但油脂、碱面和人手这些,都需要你去采买和雇佣,你拿七成是应该的。”
后来两人又推让一番,黎池还是坚持只拿三成的分成。一是因为,这件事上,他不打算去做什么实事,只是给出一个制造肥皂的流程和配方,相当于做了甩手掌柜,拿三成已经不亏了。
不过若不是黎海,而是当初如王家那样的外人,黎池碍于官员经商的忌讳,应该会拿四成。但到底人不一样,虽说他们已经分家分户了,可黎海也还算是家人,两人这么多年的兄弟情,给他让点利,黎池也是乐意的。
制‘皂‘的事情,之后有黎海去做,黎池倒不用多操心。就跟与王家合办水泥作坊一样,到时他只管坐着收钱。
等肥皂和香皂制成后,几乎可以预见,不仅销给洋商不用愁,就是大燕国内,想来也会很走俏。售卖场面火热想来是必然的,到时大把大把地赚钱,也定是跑不脱的。
除了关心黎海的一船货物贸易,并与他确定试验制皂的事情之外,黎池还要去完善商贸司的‘公商会‘。
在贞文帝那里通过的《计划书》中,‘公商会‘职在监督商贸司交易公平,并帮助估价和议价,‘公商会’的成员,由官署官吏和大燕商人组成。在开市之前,‘公商会‘中只有官署的官吏。
所以在开市后,还要根据各商家交易中表现出的品行,比如:是否欺客、议价手段是否卑劣、信用良好与否等等,进行比较筛选,选出合适的以填充‘公商会‘成员。
时间进入六月份之后,黎池就公布了‘公商会‘的初届成员。之后五年一换届,最多只可连任一次,这些规矩,都是写在《规章》碑上的。
‘公商会‘初届的商家成员中,晋商、徽商各一家,潮商两家,羊城本地商人一家,再有非三大商帮的湘鄂商家一家,再加上三名官吏,一共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