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2 / 4)
二是潮商在海贸这一块,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早在好几百年之前,潮商就已经集结船队北上或南下,进行近海航海贸易了。而且在朝廷没开海贸的时候,潮商怕也是没少与洋商交易的。
黎池每个月都要寄出去好几封信,尤其是五六月之交的那段时间,他几乎隔上个两三天,就要寄出去一封信。
在寄出信件最多的这段时间里,黎池通过朝廷传递政令军情的驿站特快通道,给贞文帝上奏了一封禀告南海商贸司筹建进程的折子。
与此同时,在寄出去的几封家信之中,黎池暗地里又掺进了一封特殊的信件。
一封先要转给赵俭,再由赵俭转给贞文帝的密信。
……
商人的商业嗅觉格外灵敏,且还敢于冒险,即使晋商和徽商来得不多,潮商却定然是不会少的。因此大燕这边的商人,已经是有了的。
至于洋商……情况就有些诡异了,这也是黎池为何会给贞文帝写密信的缘由。
受季风影响,印度洋之中的洋流,夏季时由西南流向东北,冬季时由东北流向西南。航海贸易受到洋流影响,就行成了季节性的淡旺季。
夏季时,海上洋商乘着洋流而来,大燕开始了海贸的旺季。冬季时,海上洋商顺着洋流而去,大燕进入了海贸的淡季。
然而,时间进入夏季时,黎池在督工之余,也只见到了那么几个似是初次来大燕的洋商。
在艰难的交流过程中,黎池倒是先‘学会‘了说英语,这惊呆了桓茗一众人等不必提。
能够交流之后,黎池先后向几个洋商,介绍了大燕将要大开海贸的事情。
几个洋商听后,非常高兴,只呼上帝仁慈!表示明年春夏,若来不及就后年春夏,一定会再次前来!
然后,这几个洋商就把船上的货物,在羊城府中销了出去,再又购进了一些茶叶、瓷器和绸缎等货物装船,最后在深秋洋流开始转向时,乘船顺着洋流西下而去……
南海商贸司,就好比官方建造的一个商场,需得交易双方都有,且数量越多且越对等,才能繁荣起来。
黎池亲笔的几十封信寄出去后,大燕商人定然是有了的。可是作为交易另一方的洋商,如今却只有明年春夏时,来或不来都还不确定的那几个,这近乎就是没有了啊!商贸司开业运营后,得多冷清啊?
然而事实上,有那几个似是初次来大燕的洋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