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3 / 7)
看,其实,此山原本并不叫弄菊山,而是叫小弯山,因山腰拱成月牙状而得名,但几十年前,有一京城及第探花郎自此路过,恰逢深秋菊花开遍之际,见小弯山上多野菊野花,竞相开放,秋意盎然,本就因一朝及第酣畅淋漓的心情愈发开怀,便干脆邀请三五好友,上山登高赏菊,还留下一首弄菊诗,也因此,小弯山改名为弄菊山。
听闻,山上还专门建了个弄菊堂,堂里供奉着那位探花郎。
不单单因探花郎为此山作诗,让弄菊山名扬四周,还因探花郎在位期间勤政爱民,为官清廉,为国为民办了好几件值得传颂的大好事。
皇上跟陈以祯说起这位探花郎,“说起来,他是皇祖父时期的官员,我虽不曾见过,但听父皇提起过,为官期间确实任劳任怨,为国为民,算得上皇祖父的心腹,可惜,命途多舛,而立之年便丧妻,此后不曾娶妻,只守着一儿一女过活,及至不惑,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他却早早撒手人寰。”
陈以祯听完,神色怅惘,许久,低下头,淡淡一笑,“如此说来,这位探花郎的夫人倒是好命。”
皇上偏头看她,沉静不语,似是不懂她这话的意思。
早早去世也能被称为一句好命?
陈以祯叹息道:“如今这时代,又有几人能如探花郎一般痴情不悔,那位夫人虽活得不长久,但在世时跟探花郎必定琴瑟和鸣,夫妻恩爱,如此畅快过一生岂能说不好命?”
只可惜,她走了,留下探花郎一个人,那么多年,深夜寂寥,不知怎么熬过去的。
皇上怔怔,盯着她,眼神微凝,久久回不过神。
这个时候,外头突然传来双陆的声音。
陈以祯愣住,急忙掀了帘子出去。
却见两辆马车停在大门口,互相挤着谁也不让谁,乡下门窄,本就能容一辆马车,此时两辆马车并行,可不就将门给堵住了,谁也出不去了。
双陆看见她,气愤地跺了跺脚,“夫人,您瞧!”
常夫人打断她的话,团扇遮住下巴,轻笑道:“这位夫人,我们赶着去弄菊花山老相识,不知可否让我们先行?”
陈以祯拧眉,这个时候出门,谁不是赶着去弄菊山赏花。
这位常夫人看起来是掐尖掐惯了的人物,竟连一个小小的出门先后顺序也要计较。
她看向常夫人身后的那名男子,一身素洁却质地光滑的极好料子,头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