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4)
回到学校里的慕西继续过着按部就班的学习生活,尽管学校里的一切在她脑海里都属于平常,她仍旧感到惊喜和期待,上课特别认真,甚至能够在老师延展知识时因收获更多而满足,她的这状态,被赵蓉和左晓静老吐槽,就因为她,现在老是坐前几排,属于老师重点“关照”的学生,害得她们都不好意思玩手机了。
慕西很欠扁的说这是在帮她们努力学习,在期末考试到来时就不用兵荒马乱了,赵蓉和左晓静翻着白眼向她“道谢”。
大学真的比较自由,慕西对比着沈慕西记忆里的高中生活,对比高中的学习生涯,大学的学习简直像是天堂,于是两极分化极大,高中成绩两极分化很大程度取决于智商的关系,大学的成绩则很大程度取决于努力和自控。
慕西常常往图书馆里跑,一开始赵蓉她们都以为她在努力学习,还开玩笑她这是想争夺这一年的奖学金。对于慕西想要奖学金,其余三人都没有反感,甚至期待她得了奖学金后请吃饭,实在是慕西这成绩原本就很好,却因为同学那么多操作搞得只能得三等奖学金,她自己不介意,她们都替她不甘心。
当王玉秋发现慕西看的书竟然是关于农业方面时,整个人都傻了。
慕西也没解释,只说突然对这方面感兴趣了。大盛朝在慕西的管理之下,老百姓的生活也只是能够糊口,这个糊口可不等于人人都能吃上米饭,而是包含很多粗粮,包括土豆红薯高粱玉米。慕西在发现现在这个国家竟然有十几亿人口,贫穷的人也有,但贫穷的人却是很少一部分,这部分还是由于特殊原因,单单能让这么多人吃饱饭,还能够制作出那么多精细的零食,这一点就非常难得了。
最最关键的还是其实种粮食的人并不算太多,和大盛朝大部分人种粮食相比,这里的产量高得吓人,这不得不让慕西感兴趣。
慕西总结了两点,一是种粮食的品种好,二则是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式。
就比如说,在大盛朝的老百姓生怕稻种少了,稻田里的禾苗密密麻麻,但这里的种植却并非如此,稀疏有度,这样才能够种植出更好的稻谷。
慕西一边学习着这里的种粮食的技能,一边想着肥料这些东西能够在大盛朝里制造出来,还有就是一些特殊的工具。
慕西一头扎进这些东西里,看得激动不已,如果能够把这些东西带回大盛朝,粮食产量一定会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定能够提高。
她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