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废后(2 / 4)
味……
这个罪名,别说别人了,就是长孙颖听了都忍不住为她叫冤。因为别的长孙颖不敢打包票,但是奢华浪费这条,她知道王婵绝对不是这样的人。要论奢华无度,萧氏比王婵厉害多了,但王婵坏就坏在,她是一个极其守规矩的人。
王婵身为皇后,吃穿用度的规格上本来就高出众人,她又不是一个懂得做面子主动消减自己用度的人,所以她一丝不苟的执行者那些规矩,哪怕她自己并不喜欢并不需要。
她这番举动并不算错,如果是平常也就好了,有皇帝和宠妃在,她一个守规矩的皇后也并不会多刺眼,但问题是,她有一个很糟糕的对比对象——李治。
李治是个俭朴的人,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连续遇到两年大旱,以及对西北和东北用兵,让朝廷财政颇为有些拮据,于是他所以便一直维持着一个对皇帝来说堪称清苦的生活了。李治这样一方面是符合儒家对皇帝的要求。儒家的天人感应认为天下发生灾害是君王失德,君王自罚会平息上天的怨气,于是来年风调雨顺。李治日常保证这种状态,不管他自己信不信,在别人眼中皇帝都是十分虔诚的在“服刑”,那么来年风调雨顺便全是他的功劳。若来年仍然灾害,便是百官失德,与他也没关系了。
另外一方面,他只要稍微表现出一点喜好,下而且面便有无数逢迎拍马的人进献无数的奇珍异宝,官场上也会以进宝为荣。不管他收与不收,都会有无数人因此而受害,百姓被骚扰到破产的更是不知凡几。所以为了休息民力着想,他自己少些享受根本不是什么要紧的,顺便还可以在百姓和大臣那里刷一下好感值。
有李治这样一对比,端着皇后架子的王婵自然就显的奢靡浪费了。
更糟糕的是因为等级限制的缘故,就算是萧淑妃再奢华也赶不上等级上的差异,所以当萧氏走了之后,王婵当之无愧成为后宫中吃穿用度最高的一个人。
对于李治来说,王婵的这些行径他都知道,也并没有打算反对。他是节俭又不是死抠,何况家里头又不是没有钱,让老婆做几件漂亮衣服有何不可?所以王婵自己也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等到被人告出来的时候,才知道害怕。
李治对这种状况很是恼怒的,他知道百官是没事找事,但是普通百姓不知道啊。他们一听说皇后一个人的开销比着皇帝还多,那自然而然的都会觉得皇后不是个好皇后。于是废后之声,从上而下的在着民间也流传了起来,不过三个月,等着长孙颖知道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