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4 / 5)
为国老的狄仁杰,都险些在酷吏下丧命,不得不承认对自己诬告保命,那其他不够圆滑的人,又有什么样的结局?当宰相都要为她的男宠牵马执辔,那这样的宰相又有什么气节和风骨?
她死后引发的夺位之乱可以结束,但是她在风气上的败坏却无法消除。而后窃国弄权者纷纷上台,大唐自安史之乱之后,唯一能形容的,也就只有“苟延残喘”四个字了。这与初唐诗奔放刚健的画风截然不同,经常会让人怀疑是否是一个时代。
武则天为帝的奢华与腐化,在历代帝王中都是十分可观的。若一个男人为帝,用酷吏管理国家,给自己的男宠封侯拜爵,好大喜功,只怕早就被骂成了昏君吧。可是当她是一个女人时,就成了值得赞扬的事情?双重标准也不是这么来的吧。
身为帝王的文治武功,她做了多少?原本缓和的边境问题,在着她当政时因为错误的政策而变得尖锐,民生的惨烈,更是因为上层沉溺于享受和争权无人问津。而那段狂欢的来源,却只是源于一个女人的私欲。
长孙颖并不喜欢武则天那样一个自私到连亲情都可以抛却的女人,人们津津乐道的杀女栽赃王皇后,毒死李弘之类的充满戏剧性故事其实多半是谣传,但是她对于儿子李贤,李显,李旦的手法,却是实打实的残酷。在这个时候,她完全是以对手而非母亲的形象出现的,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也只能用极度自私来解释。
虎毒尚且不食子,若一个人为了利益连儿子都可以除去,那你还能指望她能爱别人?别笑了,爱民如子,爱的跟她那几个儿子一样,那百姓也真是没什么活路了。
武则天的被吹捧,大约就是成王败寇的光环。因为是胜者,所以无论多么自私冷血,都可以被包裹为金光闪闪的神像,被人跪舔。可是无论是作为女人,还是作为皇帝,她都是不合格的。她唯一的成就,也许就是将着所有技能点都点在了宫斗上,于是可以一路踩着血淋淋的尸体上位,然后让自己的私欲膨胀到最高。
长孙颖不想把她妖化,却也不想神话她。她当女皇,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创举,在着永徽四年,也就是她刚被立为皇后的那年,有个叫陈硕真的平民女子睦州举兵造反,自立为女帝,比着武则天早了四十多年。而哪怕是靠着巫术等愚昧的方式,陈硕真登基也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而非老公儿子,于是要真论起女性意识的觉醒,这个乡野村妇的觉悟明显比一代女皇高多了。
于是,要蝴蝶掉一个可能出现的女帝时代,长孙颖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