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6 / 9)
明不是贡使,却将自己连同货物混进贡使团里,于是他们的货物也统统免税。到了后来,贡使直接将朝贡的船承包给商人获利。这些不依法纳税的货物,就是走私货。
不用交税,他们的货物自然比别人便宜,导致依法纳税的商人反而竞争不过,要么被排挤出市场,要么也学着去承包贡使的船偷税漏税。幸好朝贡是三年一次,不然政府年年关税都得少收。
而那些贪得无厌的贡使,为了获得更多利益,频繁来祁朝贡,本来三年一次朝贡,有些国家却厚着脸皮要求两年来一次,甚至最不要脸的倭国,居然要一年来一次,朝贡时间没到,他自己就厚着脸皮来了,赶又不好赶,倭国的商船为争朝贡先后,内部还常常发生火拼。
沐泽没想到这些朝贡团和商人间还有这般猫腻,朝贡三年一次,算一算,从太/祖时期开始,这么多年下来都不知道偷漏了多少税,让他抓到,要他们全吐出来!
邱敏自然也赞成要狠狠地罚这些钻漏洞不交税的商人,但是那些外国的朝贡团也要处理,对于朝廷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政策,她早看不顺眼了,就为满足皇帝“万邦来朝”的虚荣心,不但多给这些外邦回赐,还要付出庞大的接待费,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沐泽道:“这朝贡从前朝起就有。到我朝太/祖时期,贡使来朝,带了些自己国家的土货来请求交易,太/祖认为夷人仰慕我朝,远来朝贡,跋山涉水数万里,念其劳苦,往往回其厚赐以示怀柔。加之贡使带来贩卖的土货不值钱,太/祖觉得向他们收税有辱国体,收了税获利亦不多,所以将贡使的税也免了。”
邱敏吐槽:“朝廷念其劳苦,他们却不懂得客气,早期贡使带来贸易的货物还不多,免了也没什么损失,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动辄十几船的地步。正常情况下,一船货要交十分之一的实物税,现在全都免了,偷税漏税到这个地步,分明是得寸进尺,给脸不要脸。”
沐泽蹙眉:“这种事为何没有官员上报?”
邱敏一时口快:“这还用问,自古官商勾结,偷漏下来的税金,管理海贸的市舶司和地方政府肯定也有分成,他们得了好处当然不说。”
沐泽脸上顿时盈满杀气,邱敏一惊,很快又想到,这些偷漏下来的税钱,本来不单要进国库,其中小部分还该进入沐泽的小金库。
郑雁翎不过害沐泽多出了一笔遣散费,就被贬去姚州,这些家伙短了沐泽这么多私房钱,沐泽不杀了他们才有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