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为房子里面什么……(3 / 4)
“大爷——,大爷等一下!”
“闺女,你叫我呀?”驴车大爷放下鞭子扭头朝季茗看过来。
得知季茗是下乡知青,大爷脸上充满了同情,因为距离有些远,大爷就要了五毛钱。
“闺女,你这大包小包的,就你弟弟送啊,你爸妈呢?”
季茗压了压季柰的帽子,笑呵呵的回道:“大爷,我爸妈本来要送我的,但是老家出了些事,所以——”
“哎呀,就是有事也不能放心你一个姑娘家呀,而且你弟弟还是个半大小子,给你提行李都费劲。”
“姑娘家当知青可受苦了,嘚吧嘚把嘚吧一直到火车站,大爷莫名的关心和嘱咐才停了下来。
买好票,办理了托运的货物,收好凭证,季茗才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弟弟到车站外面转转。
“姐,你看那边!”
季茗这才发现那边一个大红条幅,上面写着知青登记处大大的几个字。
“同志,您好,我是要到黑省支援国家建设的知青,请问需要登记吗?”季茗拿出自己的证明。
“您好同志,我们是火车站的知青登记处,请把您的车票给我看看,我给您发放补贴以及票据!”
零零散散一共236.5,原来这时候当知青是有补贴的,而且火车票全额补助,不过补贴标准各个省份是不一样的。
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要知道这年代城市一般工人工资大概三四十块,农村一年下来也就大概余留个一百来块,二百多已经是不小的购买力了。
她昨天那样大买特买,除了手表这项大件,其他那么多东西加起来才三百来块。
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的季茗忍住想要买卖买的心情,姐弟俩吃了一个大肉包,心情愉快的离开。
“小柰,等咱们今晚离开,到了那边就不要向别人提起爸妈的事情,要是别人问起来,你就说爸爸是工人,妈妈是医院的护士,别的什么都别说,知道吗?”
“嗯,我知道的姐姐。”
“姐姐,我们还会回来吗?”
“能,最多三四年,姐姐一定带着小柰堂堂正正的回来!”
由于就她们姐弟两个,安全起见,季茗并没有离开很远,但是车站外面依旧热闹的紧。观察了一段时间后,火眼金睛的她还是有了一些发现:
俗称:倒爷!
同样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