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们物理学家就会将它抛……(2 / 8)
一个含剃须泡沫的吻的清晨,他们却泾渭分明地分坐在办公桌的两侧,准备讨论有关课题的问题。坐在桌后的陈教授神色冷肃,两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专注地看着手中文件,并无半点要亲吻她的意思。
——我们两小无猜年少相识,是否太熟悉彼此?
是否已经熟悉到他的爱已经不具备占有欲,熟稔到已经不需要碰撞,不需要迸射的火花?
青梅竹马都是如此吗?
沈昼叶怔怔看着他,心中泛起辽阔海夜般的怅然。
“在想什么?”
陈啸之忽而抬起眼,缓慢道:“怎么老看着我?”
沈昼叶一个激灵:“……没、没什么。”
陈啸之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又补充道:“——有事的话直接跟我说。”
“真没啥,”沈昼叶含糊其辞:“我喝完了。”
陈啸之嗯了一声,淡漠道:“碗放茶几上,一会儿我收拾就行。你到我这里来。”
……
组会的要务,先是交流。
一般理工医类的课题组的组会分为两种,一为工作进度组会,字面意义上的交流当期工作的进度;二为文献组会,组员与导师之间交流新锐文献。后者的形式一般会出现在人多的课题组中,要做ppt,相当折磨人。
沈昼叶在国内时经常在组会前夜做文献ppt做到凌晨,有时甚至还要抢文献做,因为几个星期内数据与实验设计得好的好文章只有那么几篇,而垃圾文献没有讲的必要,所有的组员都在争抢。
这就是大课题组的压力。
——但是陈教授的课题组,只有他们两个人。
陈啸之孤狼惯了,初中时代如此,二十五岁的如今依然。
博士毕业至今他只收了沈昼叶,没有收其他学生的打算。
沈昼叶将自己在北京的期间做的所有工作都与陈啸之讲了一遍,在北京的时候他们忙于其他事务,尽管天天见面,聊的却都不是工作内容。
陈啸之听的时候打断了沈昼叶数次,若有所思地问了几个相当细致的问题。
那些问题里甚至没有任何指导的意味,有的只是纯粹的好奇,是属于学术的纯粹的辩论。
——与那场海啸前的模样,截然不同。
那场海啸发生前,组会中陈啸之处在引领者的地位上,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