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8 / 12)
多么可笑且荒谬的谎言。
第一被告韩志,一个为了财务自由可以不惜伤害、欺骗妻子的男人,在我当事人被监视、拘禁的8年里,他没有想过转移资产,只是一直在用现金掩藏孟婷的存在。说明他根本就没有想过离婚。
第二被告孟婷,在我的当事人汪晴出现自残行为的时候,她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而是欣喜地找她租住的豪宅房东谈那套豪宅的价钱。她在欣喜什么?终于看到了曙光,可以尽情地挥霍属于我当事人汪晴的那份巨额财产了。
在汪晴逃出那个牢笼之后,第一被告韩志和孟婷疯狂了。韩志和YNJS特殊医院签署了协议,5月29日那天在宝庆花苑发生的事是我亲眼所见。
第二被告韩邦在韩志、孟婷的指使下,对汪晴及其家人实施暴力时完全没有顾忌,这也造成了汪晴的哥哥汪斌颞骨骨端碎裂,移位严重等等巨大伤害。为什么要这么残暴又迫不及待?除了恫吓保护汪晴的汪家人,也反映了第一被告韩志、孟婷对汪晴失去把控后的紧张。他们怕故意杀人的事败露……”
“我没有故意杀人……我没有,”韩志还在做垂死挣扎,通红的眼眶中蓄着泪,看了看合议庭的几个成员,又望向头发剪短了的汪晴,哀求道:“阿晴……我错了……看在珺珺的份上,你饶过我,我错了……”
汪晴也是两眼红肿,站起身对着审判席鞠躬:“审判长,我可以对被告韩志说几句话吗?”
“可以。”
“谢谢,”汪晴转身面向韩志:“2010 年4月,我向你提出离婚的时候,你应该点头同意的,可惜你败给了贪婪。事情发展到今天,你想我怎么原谅你,”抬手捶着心口,“那些不人不鬼的日子,已经成为了我此生的噩梦。”
在汪晴说完后,审判长出声:“请公诉人出示最后一份证据。”
这份证据是后期提交的,房暨看向投影屏:“受害人汪晴的主治医生陆媛,华大精神卫生科主任,是治疗抑郁症的权威专家。这份报告是陆媛教授联合华大精神科四位专家出具的诊断书。
诊断书中写明,华大精神科专家通过催眠、心理侧写确定受害人汪晴的抑郁症是由外部具有导向性的心理刺激促发的。汪晴本人求生意志强烈,且不受外部刺激时,她的消极情绪指数非常低,配合治疗,可完全康复。
陆媛教授在报告中还指明,受害人汪晴被催眠后呈现出来的记忆全部是第一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