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 / 4)
咚咚……
盛科将万盈的资料发来,冼默彦正准备结合自己掌握的信息,再次对万盈进行全方位评估,听到敲门声,眼神微动,放下手头的事。新闻置顶5个小时,外界反应激烈,顶楼也该下来人问询了。
“请进。”
助理韩莉推开门:“总监,总裁来了。”
穿着铁灰色西装的冼杰赟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脸上挂着微笑。54岁的人了,除了眼尾有着深刻的笑纹,面上的皮肉紧实,朝韩莉点了下头走进办公室。
冼默彦起身:“三叔。”
冼洁赟很亲和,也不拿CEO的架子和长辈的谱,连连摆手示意侄子坐下,他自己也来到办公桌边上落座:“新闻我都看了,你怎么想的?”
倒是直接,冼默彦调出了财务部两个小时前传来的报表,将电脑一转,屏幕向对面。
“US这届政府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届,本质的区别我们必须要认清。”
提到这个,冼洁赟脸上没了笑,神色变得凝重。10年前,铭创走了一段弯路,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跳出IT业造车。
那是烧钱的玩意,填进去近千亿还看不见回报。老爷子不干了,再这样下去铭创就是养一群金母鸡也会被拖垮,召开董事会,投票将老大换下阵,让老四来做这首席执行官。
老四没日没夜地干了四年,好不容易将形势扭转了过来,身体却又出了岔子,他捡了个便宜。老爷子也不全信他,亲自打电话把从MIT毕业的默彦招回来。
默彦10岁就已经在老四的引导下,接触投资。18岁开始玩期货,对市场反应尤为敏感,投资是谨慎又大胆。
MIT走了一遭,回来更是沉稳。近几年铭创投资部在他的带领下,业绩惊人。
只是查账面就会发现,这两年铭创在压缩对境外的投资,尤其是在US境内。17年,他还利用四房手里掌握的铭创股权,否定了朗讯在纳斯达克上市。
最后朗讯是在港城上的市。
“你是要做芯片?”
冼默彦点头:“国内对芯片的需求,不用我多说什么。我们的服务器芯片虽然能自产,但做不到高端。一些核心部分还被国外卡着,这是很致命的。想要求长远发展,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这一点他认同,冼洁赟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选盛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