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6)
她上去洗漱后,关上门后发现这里的门从里面是不能锁上的。就是说她哪怕睡下了,谁想进她的屋就可以随便进。
不用看,其他房间应该也是这样,不会单独针对她。樊香干脆把屋子里的小方凳搬到门后支好。这样即使谁进来,有了小方凳的动静,她也会早一会儿反应过来。
一晚上并没有什么动静,第二天樊香又去了省图书馆一趟,把书扫描完后她去看了图书管理员说的书目,发现他们还有一个古籍的目录,但樊香并没有看到相关的书。
她去问那个管理员,管理员说古籍馆的书只有目录,许多书没有整理出来,无法对外开放。
樊香所知道的跟古书有关的,也只有唐宋八大家,《唐诗三百首》这样的书,可这里的古籍目录上,竟然还有清金农撰《冬心先生杂著》,清陈鸿寿种榆仙馆刻本,有明抄《克敌武略荧惑神机》,看名字她根本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类似古籍的书都有近2万册,樊香觉得心痒难奈,来此竟然不能看下实在是遗憾。
如果强硬要求看,与她一向对外的形象也不符。上层路线走不通,想想还有一封介绍信没拿出来,她就问:“麻烦了您两天,不知要怎么称呼您?”
“我姓花,花木兰的花。”
“那您知道不知道你们这里有个叫花梨的?”
管理员看她一眼笑了起来,“我就是。”
“那可真是太巧了。”樊香掏出杨虹给写的介绍信递了过去,“我是杨虹的朋友,她给您写了信。”
花梨看着信,有些疑惑地想,她怎么没听杨虹说过这个人,但信又是她亲手写的无疑。
不过这个人拿着省委的介绍信,杨虹在清水县,两个人的轨迹应该没什么交集才对。
“您是怎么认识杨虹的?”花梨忍不住问了出来。
樊香没讲具体的和杨虹的相识经过,只是说:“我是清水县人,一次去书店买书认识了她,杨虹为人热忱,我很喜欢她的性格,大家慢慢就成了朋友。
我要来省城,她知道我喜欢看书,说有两个好朋友在这里从事相关工作,就帮我写了信,没想到你就是。”
“她人是真好。我原来也是清水县人,高中时我和杨虹是同班同学,受过她不少帮助。后来我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杨虹高中毕业招工去了书店工作,我们这才分开。”
“有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