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5)
碌?”
“正是忙了一辈子,这一闲下来,特别是你和孩子们都走后,我这心里像长了草似的发慌。周围的人也不认识,连个说话的都没有,这才几天,我觉得自己就像生锈的织机似的,整个骨头都是不得劲。”
忘了人得有事情做,特别是对妈妈这样勤快一辈子的人来说,樊香把碗递给了她。
爱华及爱红也要帮忙,老人皱纹笑成了一朵花,“来来,你两人把碎布给我伸平,一人一边按着不让它们跑。”
程爱军也想上前,老人把他撵走,“男孩子不干这样的活。”
“那外婆我给您捶腿。”程爱军很有眼色地找到了另一件事。
“哎呀,我外孙可真是乖,像你妈妈一样,最孝顺不过。”
看老人孩子都高兴,樊香去写书,其实只是把花朵儿给她的那本书内容,加上她的实践经验再抄一遍。不过蘑菇的每一个过程,她都在纸上留了空白,准备到时配上照片。
想到老人有事做了高兴的样子,第二天,送走孩子们后,樊香找了个空去了商店见刘新珍。
刘新珍打趣她,“你这大忙人怎么有时间过来了?”
“我想买个收音机,哪个比较好?
“我悄悄告诉你啊,上海出的红灯牌711系列的最好,这个款获得了收音机评比第一名,虽然稍贵些,但是款式大方,音色好,质量过硬,你要买的话就买这个,刚好商店里进了几台,我给你留一台?”
“不知道要多少钱,多少工业券?”
“27块钱,15张工业券。”
上班后樊香才知道,这时候一张工业券也不是那么好拿的,10块钱工资才发一张工业券,并且不四舍五入,比如工资58元,照样是5张工业券。
现在只要与工业有关系的东西,如自行车、缝纫机等都需要工业券买,能有工业券的家庭,都是条件较好的,基本没人愿意卖,大家都是互相借用,攒够了买东西。所以第一次买东西时刘新珍替她出工业券可是十分不容易的。
“那我回去借借,这个工业券我还没领到。”
“你可得快些,这个款一台难求,时间长了我怕留不住。”刘新珍说着,递过来3张券,“我这里也只有这几张,你先用。什么时候有了再还我就行。”
“谢谢。”樊香没想到刘新珍会这么大方。她回去问裁缝社的人,“谁手里有工业券,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