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所谓圩田(6 / 7)
了下,齐齐看向里正和白亦容。
里正咳嗽了声,清了清嗓子道:“你可知道修建一条围堤需要多少银两?”
白亦容摇摇头,说:“尚未估量。”
里正接着说:“就是价钱太高,所以村子里一直没有修建围堤,才屡遭洪患啊!”
说到这里,很多人都悲从心头起,那场洪水,几乎每户人家都多多少少失去了自己的至亲。虽然洪水退了,但是那种恐惧还残留在心头。
是以,除了他们这几个老头子,很多青壮年宁愿在镇子上寻活做事,也不愿意回山岭村种田。
白亦容看过这片田地了。在河水旱期,河水水位下降,露出了淤泥地,大家抢着在淤泥地播种,在汛期之前收割。
如果可以建一条围堤的话,就可以保证这片土地不再受洪水的威胁了。
这种田地,也叫做圩田,是一种与水争地的田地。
白亦容思量一下,跟里正问清楚了,价钱约莫几何,又要如何建围堤。
讨论完毕后,白亦容掐算着自己这次带了不少银钱,便让里正去请工匠,毕竟这里还是里正熟门熟路的,而且白亦容跟他熟悉得很,知道里正是不会坑村里人的。毕竟都是同一姓氏的家族,彼此是一荣俱荣的关系。
里正的动作非常迅速,很快就请来了工匠。
白亦容跟工匠商讨一番后,决定采用种牡固基法,利用大量养殖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将基石和石块牢牢胶结在一起。
次日,白亦容的家与围堤的修建同时开始。
有白亦容的支持,老太太决定修建一座大宅院,在这种地方,修建房子根本不需要太多钱,这一座宅院,顶多就是二三十两银子,房价远远低于京城。
由于大家都知道白亦容要出资修建围堤了,全都赶来帮忙,钱两少一点也没关系,毕竟这是福泽子孙的千秋大业。孩子们嘻嘻哈哈地跑去白亦容的家里头帮忙,哪怕是搬搬砖头也好。白亦容虽然没有给孩子们发钱,但是包了他们的午饭,所以孩子们的父母还是挺愿意让孩子过来帮白亦容的忙的。
白亦容一边与工匠交流,一边划出围堤的示意图。
这里的工匠很聪明,很快就领悟了白亦容的意思,按照白亦容的法子来建围堤。
在他看来,山岭村就是建在圩田的基础上的。
圩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