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2 / 6)
的地方,即使有了新的生活,即使仍然恨着他,不愿意见到他。
只要他还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活着。
他会一直找下去。
水陆法会之后,高僧将众人抄的经书封好,他抄的是一卷《药师经》。
经中写: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
水陆法会后半个月,高僧坐化,遗体焚烧出了舍利。
他曾回去过广化寺一次,寺外菩提如盖,多了一座新灵塔,他知道塔中埋着他抄的经书,和他毕生的心愿。
他送关映回关外时,得了一枝百年野山参,想起陆非夏,就送去了夏家。
第二天晚上,夏知非请他过去吃饭,他第一次知道原来夏知非也会做菜,那个严肃的中年男人告诉他说陆非夏以前很喜欢吃他的菜,常趁他不注意偷他不能消化的菜吃。
他说:“他知道我心里始终悬着一把剑,所以才故意闹腾,想让我转移注意力,过得开心一点。”
晚上天凉,夏知非披着大衣送他到门口。问了他一句:“听说你在找一个人。”
郑敖说:“我在找许朗。”
“许煦的儿子?”
“是的。”
他把这当成一件小事。
然而半个月之后,夏知非送来了消息。
他不知道,夏知非这么会找人,是因为大概在二十几年前,他也曾经疯狂地找过一个人,他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上得了台面的,上不了台面的。他甚至拿出自己的性命作为威胁。可惜找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能得到完美的结局。
好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作者有话要说:陆非夏没死。
说到佛经,给大家讲个故事。来自知乎,: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
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来自敦煌古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